本文轉自【cnBeta.COM】;

珊瑚白化會對珊瑚礁系統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它發生在海水溫度過高的時候,促使珊瑚失去了賦予它們顏色的藻類。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在研究珊瑚的白化現象,追蹤珊瑚礁系統受到的破壞程度並監測其恢復情況。而他們注意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發現白化的珊瑚礁系統並不像正常情況下那樣變成白色。有時候,它們會變得五顏六色。 但爲什麼會這樣?

研究人員 Jörg Wiedenmann和Cecilia D’Angelo 在《對話》中寫道,一些珊瑚似乎有一種非常豐富多彩的保護自己的方式,一旦海水恢復到正常溫度,它們就會加速恢復。他們在研究開始時,試圖確定爲什麼只有一些珊瑚礁在白化時纔會變得五顏六色,而其他的珊瑚礁卻變得白色。他們進行了試驗,看看是否能在受控環境中複製這種現象,但最初是無法獲得任何結果。直到科學家們思考了一下“壓力過大”的珊瑚內部發生了什麼,他們才找到了答案。

“在健康的珊瑚中,大部分的陽光都被藻類的光合色素吸收了,”研究人員解釋說。“當珊瑚因壓力而失去藻類時,多餘的光線會在珊瑚組織內部來回流動,由白色骨架反射。一旦條件恢復正常,珊瑚內部的藻類在白化後可以恢復。但當珊瑚內部被這樣的光照亮時,會給藻類帶來很大的壓力,可能會延遲甚至阻止它們的恢復。”

這是一個壞消息,因爲永久性的白化會導致珊瑚退化,並可能破壞保護世界各地大陸海岸線的珊瑚礁。據估計,如果人們任由珊瑚礁消失,對沿海地區造成的損失,將比我們爲確保珊瑚礁的生存而花費的錢還要大。

然而,如果珊瑚只受到輕微的白化,一些物種會改變顏色。這似乎是一種自然的防禦機制,以應對海洋溫度上升或水況不佳,我們現在看到這種情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頻繁。“如果珊瑚細胞在白化期間至少還能進行一些正常的功能,那麼內部光照水平的增加會促進珊瑚產生五顏六色的色素,保護珊瑚免受光照的傷害,形成一種防曬層,讓藻類迴歸。”研究人員解釋說。“當復甦的藻類開始重新吸收光照進行光合作用時,珊瑚內部的光照水平就會下降,因此珊瑚就會停止產生儘可能多的這些彩色‘顏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