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靜悄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1905電影網訊 這首《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作於1956年,由上海詩人蘆芒、何彬作詞,作曲家呂其明譜曲,帶有濃郁的山東民間音樂風格,作爲電影《鐵道游擊隊》的插曲被觀衆熟知和喜愛,傳唱大江南北幾十年而不衰。

60年後,由丁晟導演,成龍領銜主演的《鐵道飛虎》帶着“鐵道游擊隊”的榮耀重現大銀幕。片中成龍再次唱起這首《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當熟悉的旋律再度響起,觀衆的思緒瞬間回到了在鐵路線上殺敵、蘆葦蕩旁作戰的革命浪漫主義年代。

說到詩詞中的“往昔崢嶸歲月”,這兩部電影所描述的微山湖只是山東省展現在大銀幕上的一角,今天,《中國電影報道》兩會特別報道“我愛電影 我愛家鄉”就請到了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山東省電影局局長 程守田、青島西海岸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苑梅琳以及來自山東臨沂的演員郭曉東,帶您領略“光影中的齊魯大地”。

齊魯大地的光影歲月

鏡頭前的郭曉東,有着山東漢子特有的樸實、真誠、細膩。2003年,他主演的電影《暖》獲得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郭曉東在《暖》中飾演從鄉村生活步入城市文化的林井河

之後的十幾年間,他捧出數十部影視作品,腳踏實地地磨練演技。郭曉東的外型非常適合塑造正直、溫暖、陽光的人物,但他勇於挑戰自我,奉獻出了表演難度極大的《推拿》中的盲人按摩師等一系列角色,還在電影《江山美人》《車手》《少年》等影片中挑戰反派。

郭曉東在《推拿》中飾演夢想着努力工作掙錢與戀人開盲人推拿店的王大夫

不過,他即將爲大家帶來的角色,是一個無人不曉的英模人物。說到英模,山東自古人傑地靈,其中就包括優秀共產黨員、人民的好公僕焦裕祿同志。眼下,獻禮建黨100週年的影片《我的父親焦裕祿》正在籌備當中,郭曉東將在片中飾演新版焦裕祿。

此前,銀幕上對焦裕祿形象最爲成功的塑造莫過於李雪健版《焦裕祿》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改編自焦裕祿二女兒焦守雲的同名回憶錄,爲更好地塑造新版焦裕祿銀幕形象,劇組主創與專家學者在山東淄博展開交流研討。郭曉東也因此對焦裕祿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我會竭盡所能,詮釋出焦裕祿同志‘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楷模精神。”

郭曉東談對塑造焦裕祿的理解

郭曉東說:“這一版的焦裕祿,說得簡單一些就是融入了更多兒女情長,甚至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事——他是從洛陽去蘭考的,包括他曾回到山東老家等等。因爲一說焦裕祿,大家總覺得他是河南蘭考的,這次才知道他是咱們山東淄博的,求學入黨全都在山東這邊,他的三觀的形成才鑄就他的精神,我來到他的家鄉之後才逐漸找到了更加鮮活的形象。”

說到山東籍的英模人物,除了來自山東淄博的焦裕祿,還有出自山東聊城的孔繁森。

1996年,主旋律電影《孔繁森》塑造了“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的時代先鋒孔繁森形象,榮獲華表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導演獎,這也是塑造過許多領導幹部的主演高明最爲滿意的角色,還爲他帶來了華表金雞百花三料最佳男演員獎。

《孔繁森》劇照

2002年,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山東電影製片廠出品,第四代導演吳天明執導,石涼、涓子、馬躍等主演的《首席執行官》橫空出世。該片以海爾企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爲原型創作,講述了一羣創業者17年如一日奮力拼搏,把一個欠債百萬元,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爲全球銷售額602億元人民幣的大型跨國企業的輝煌經歷,是比《中國合夥人》更爲熱血勵志的創業故事。

《首席執行官》劇照

2004年,由山東省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拍攝,方剛亮執導的電影《上學路上》先後在金雞獎、華表獎等多個影節中獲得大獎,該片自始自終流淌着的大西北明亮的陽光,和陽光下的孩子們的笑臉,讓人彷彿回到純真澄淨的世界,迴歸人性之初。

《上學路上》劇照

更不必提2019年春節檔票房冠亞軍——代表了中國電影工業化水準的《流浪地球》和甯浩“瘋狂三部曲”收官之作《瘋狂的外星人》,都是在山東青島的東方影都置景拍攝的。而華語電影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封神三部曲》也正在這裏緊張的拍攝製作中,這裏不僅助力《流浪地球》開啓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還將成爲中國影視新力量的重要起點。

《流浪地球》劇照

除了一系列電影佳作,不少經典電視劇集同樣誕生在歷史文化悠久、人文積澱豐厚的齊魯大地——《孔繁森》(1995)《大染坊》(2003)《闖關東》(2007)《金婚》(2007)《鋼鐵年代》(2010)《紅高粱》(2014)《父母愛情》(2014)《老農民》(2014)《北平無戰事》(2014)《琅琊榜》(2015)《僞裝者》(2015)……可謂部部深入人心,收視口碑雙贏。

多年來,山東影視產業發展非常迅猛,推出了數十部叫好又叫座的影視佳作。這些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山東省多年來對於影視行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

助力影視行業新舉措

今年的新冠疫情,讓衆多影視企業停工停擺,山東也不例外。據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山東省電影局局長 程守田介紹,隨着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山東加大了產業扶持和精品創作的力度。鼓勵電影企業在停業期間升級改造,提高放映質量,改善觀影感受;同時還鼓勵策劃創作優秀的電影劇本,促進電影市場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在政策支持上,山東省制定印發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加大疫情防控力度、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助推市場恢復活力、增強產業發展動力四大項共20條舉措,其中17條惠及影視企業。

山東省《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主要框架

第一部分,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有4條措施:

一是穩妥組織復工復產。

二是嚴格落實防疫措施。

三是加強遊客防疫引導。

四是抓好員工自身防範。

第二部分,緩解企業經營壓力,有5條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好已出臺扶持政策。

二是加大專項扶持力度。

三是加強金融政策扶持。

四是提前兌付獎勵補助資金。

五是加大影視出版和藝術創作支持。

第三部分,助推市場恢復活力,有6條措施:

一是大力實施精準營銷。

二是支持企業提檔升級。

三是聯合購買文化惠民演出。

四是支持企業承辦公務活動。

五是加強從業人員素質提升。

六是對組織一線防疫人員旅遊休閒的企業給予補助。

第四部分,增強產業發展動力,有5條措施:

一是加快文旅融合。

二是加強消費引領。

三是打造數字文旅。

四是提振夜間旅遊。

五是優化消費體驗。

在資金扶持上,從宣傳文化旅遊發展資金中安排1.5億元,重點用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項目建設、文化惠民活動等貼補,其中拿出資金6500萬元專門用於電影等文體消費獎勵,全省各地爲影院放映單位減免影院房屋等稅金2000餘萬元。

在優化環境上,落實省委“放權、精簡、集成、共享”的流程再造要求,在電影審批等業務中,推行“零跑腿”“不見面”服務,爲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確保了審批事項高效推進。

此外,山東省還在電影產業扶持和推進精品創作上發力。一是大力扶持放映單位。自2019年年底以來,省財政完成撥付電影專項資金近1.23億元,受益影院單位超過530家;二是努力推進精品創作,建立影視精品項目庫和專家庫,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制定出臺了《山東影視劇振興計劃》《關於支持鼓勵優秀文藝作品創作生產的十項措施(試行)》等文件,從而激勵影視從業者創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1+N”影視產業

在影視創作類型上,山東既有青島影視基地高科技的國際化大製作,又有山東地域特色爲主的紅色題材,譜寫了一支紅與藍的交響曲;在產業佈局方面,山東着力打造以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爲龍頭的“1+N”影視基地佈局,形成了既有山東特色,又有國際視野的影視發展新格局。

首先,以青島被命名爲世界“電影之都”爲契機,山東堅持專業影棚和特色外景地並舉,突出工業化生產特色優勢,大力扶持青島靈山灣影視產業園區做大做強,重點打造影視產業發展龍頭。

全國首箇中國廣電·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已入駐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世界最大的單體萬米攝影棚、世界唯一的室內外合一水下製作中心匯聚青島,這使得山東在影視科技領域的競爭優勢得到凸顯。

據青島西海岸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苑梅琳介紹,青島東方影都擁有目前來說在亞洲體量最大,也是技術最先進的虛擬拍攝平臺,涵蓋了包括動作捕捉、實時掃描、實時渲染、三維掃描、虛擬拍攝等先進技術。這就是青島在影視方面,通過先期拍攝以及後期製作上的融合,在逐步打造的面向世界的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

郭帆稱,《流浪地球》就是在青島東方影都製作完成的,他在這裏找到了“家”的感覺

其次,着重突出紅色文化基因。結合沂蒙紅色文化底蘊,立足紅色題材拍攝、紅色教育體驗和紅色旅遊開發,積極打造發展馬牧池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做好與紅色教育培訓、紅色旅遊的結合文章。

再次,堅持影視基地錯位協同發展。積極立足地方優勢,分別打造各具特色的影視拍攝生產地及園區,在全省形成一核引領、多點發力、融合發展的影視產業發展新格局。

山東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近些年,山東在影視產業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今後,這片齊魯大地將繼續傳承弘揚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做優做強做大文化產業,推動山東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邁進。

郭曉東充滿信心的表示,自己身爲山東籍的演員,既爲家鄉取得的成就滿懷自豪,也堅信在不久的將來,家鄉會從影視產業的“高地”邁向“高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