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直播卖货】

2019年,两大直播带货天王级人物:李佳琦、薇娅。可以说引爆了直播卖货行业。各路资本纷纷涌入,尤其是企业家们也开始着手开拓这个全新的销售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罗永浩、董明珠、刘涛都纷纷加入直播卖货行列。

但老W认为,直播卖货的主次搞错了!

直播卖货只不过是一个新型的销售模式,重点应该是商品本身,而不是直播的人!【这是本文的核心观点】

卖货主播可以说是商品代言人+推销员的结合体。刚开始的时候,销量靠的是主播的人气、知名度、粉丝等。但最后还是会回归到产品本身身上。

直播带货走向深水区,带来的更多的是生产商家销售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就拿服装厂来说,他们可能会找几个人专门给厂里的服装做直播,甚至是定制生产。这样厂家就直接面向了客户,省掉了很多中间商环节。

直播带货,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降维打击。当初电商崛起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实体销售领域。这么多年的发展,线上线下已经基本融合,价格的剪刀差开始消失。货又开始卖不动了!简单来说就是,货太多了,海量的货,我为啥买你家的?于是又变成了拼广告、以及各种数据造假,网店模式的成本也开始变得深不可测,小商户依旧玩不起。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几乎是0成本。直播带货也变成了0成本,只要你有货,直接可以绕过那些平台、网店等环节、一步到位。资源的整合被压缩到一个恐怖的程度。用那句熟悉的广告语来说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直播模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创新,但随着直播带货进入深水区,直播带货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出来。

【直播带货的遗传病】

最近直播带货的江湖来了不少热门人物,罗永浩、董明珠、刘涛,据说李彦宏也准备入场了。

去年,李佳琦直播卖货“不粘锅”翻车了,虽然后面处理得比较好,但直播带货的弊病也被晒了出来。

再加上最近,罗永浩直播卖花,再次翻车,又遭到网友的一顿毒打。直播卖货的弊端也开始被人扒了出来。

下面我们也仔细扒一下。

【目前直播带货的重心是人而不是货】

【我也带个货-公众号:鼎唐钟声

直播+卖货,本质上依旧是卖东西,只是换了个模式而已。

只要是卖东西就必然面对以下几个问题:

1.商品质量、售后服务该谁负责?商品厂家还是直播带货的人?

2.咋处理维权问题?

3.商品质量应该怎样保证?

4.虚假宣传该怎样划线?

总体来说,现在的直播卖货,消费者都是冲着人去的。直播卖货的人变成了某种形式上的产品代言人+推销员。

如果产品出现问题,对直播员本身也有一定的名誉影响。如此一来,直播员和产品厂家也就捆绑成了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直播员需要压上自己的声誉,厂家也压上了自己的产品招牌。对于企业来说,这算是销售转型,而对企业本身的要求也是质量比较过硬的。然后利益分配基本上就是销售额的抽成。

这一块主要是针对公众人物直播带货,一般是网红或者娱乐圈人物等。

这有利于质量过硬,但品牌不响的企业迅速成名,打响招牌!

而如果砸钱上来的,质量不过关,那么则会起到反效果,网友会把你企业的底裤给扒出来,然后各种毒打,造成严重 舆论后果的,基本宣告完蛋了。

所以这是公众人物带货的双刃剑,某种程度上,这也会助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产品等。

【未来的直播带货重心是货而不是人!】

这才是回归商业的本质,现在只不过是直播卖货的上半场而已,下半场必然是厂家的销售模式变革。

一旦直播的重点回到商品身上,那么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年被埋没的金子就有了更大曝光的机会,他们有和一线大牌一样的产品质量,但因为品牌营销问题还无法树立品牌,价格被压得很低,他们过得一直不好。

他们是那些国际大牌的代工,赚的利润非常少,只要直播带货能让他们迅速建立品牌或者口碑,他们就会迅速成长起来。中国的优秀企业将不断涌现,中国的品牌大军将越来越大,并且走出海外!

直播带货,重点是 货,不是主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