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想必大家一定還記得這首名曲,曾經火遍大江南北,就連不少老人都會在嘴裏哼上幾句。這首歌也徹底的讓"筷子兄弟"成爲了家喻戶曉的人物,肖央和王太利這對"中年組合"成功脫穎而出。

從《老男孩》到《父親》再到洗腦神曲《小蘋果》無一不火爆一時,同時也讓筷子兄弟組合在歌手這條道路上越走越火。然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王太利。

爲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爲那幾首成名歌曲都是由他一個人填詞選曲,不管是作詞還是演唱方面,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功勞,並且這個"筷子兄弟"組合也是由他一手組建起來。

但是火了之後的兩人,並沒有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而是分道揚鑣,各自爲自己的夢想奮鬥,兩根"筷子"一個去當了導演和演員,而另外一個依舊是那個"普通的老男孩",逐漸的退出了大衆的視野當中。

王太利出生於1969年的山東的一個縣城裏,家庭狀況並不是很好,但也還過得去,父親是做倒賣的生意,按道理老說,長大後的王太利很大可能會繼承父親的職業,但是現實卻不如此。

因爲那個時代,正好是時代變新的時候,一批有一批年輕人追逐流行文化,王太利也在其中。並且他還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的選手。

在剛接觸音樂的王太利,就愛不釋手。在高考過後就立馬揣着500塊錢,開始了他的北漂之路,踏上了成爲歌星的道路。

但是,他的道路並沒有這麼順暢,從縣城出來的他,來到大城市會有這麼多驚喜,一下沒忍住的他很快就把錢給花光,最後也不得不回到老家,再次向父母要錢,俗話說的好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如此反覆,年邁的父親失去了對他的耐心。

最後父親一次性給了他1800塊錢,這對於當時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並且父親還下了"通緝令",這是最多也是最後一次,如果沒成功就和我老老實實做生意。

於是王太利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去往了中央美院

一開始開口的他,很快就遭到了打擊,老師認爲他不是這方面的料,然後逐漸在這種打擊下,王太利本人也開始有了自己不行的想法,但是他依舊不想回家繼承父親的家業,於是他就來到了一個廣告公司打工,對於有美術功底的他,在裏面還是有不錯的發展。

並且無心插柳的他,竟然在廣告業越做越好,越來越多的客戶都找上了他,一不做二不休,他立馬成立了自己的一個公司,但是沒有經驗的他,很快就敗下陣來,身上只剩下一萬塊錢的他,便又開始了歌手創作的道路。

雖然直到自己沒有當歌手的可能,但是面對自己公司落魄的樣子,也管不了那麼多,一心只想"曲線救國"的他,沒日沒夜的寫歌詞,把這些年所有大大小小的傷心事,都寫進了自己的歌詞裏面,果不其然,越來越多的客戶找上了他拍廣告。

很快,王太利便認識了正在北京電影學院讀大四的學生肖央,兩人的年齡相差整整11歲,但是就在這種情況兩人的性格確實合的來。並且肖央也把王太利看做自己的兄長,以尊重的態度去來和對方交流。

經過努力,《老男孩》的推出,讓他們一夜之間火了起來,因此也越來越多的客戶還有電影找上了他們,還好的是,他們知道不能過多的透支自己來之不易的口碑,要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創作上。

於是後來的自己的原創作品《贏家》和《父親》兩部作品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大家的好評。

但是他們並不滿足於此,而是將野心擴大到,電影上,後來《老男孩之猛龍過江》也隨之推出,但是即使他們非常用心,現實的收視率卻是俺麼殘忍。

很快他們就意識到,自己在電影上的能力不行,於是又將大部分心力,用到了創作歌曲上,於是後來火遍大江南北的洗腦"神曲"《小蘋果》應運而生。更厲害的是他們還登上了春晚的舞臺,並且還改編爲《最炫小蘋果》,成爲了如今廣場舞必備的神曲。

自此之後,也許是達到了能力的上限,或者說作品已經是巔峯,之後的作品成績沒有一個超過了《小蘋果》。

兩人的故事也開始分崩離析,在2016年兩人就很少一起出現在公衆的眼前,筷子兄弟解散的消息,也很快被傳了出來,不過這個事實也不難猜到,畢竟兩人無論是在學歷上還是在年齡上,都存在一定的代溝,而且北京電影學院畢業肖央的夢想一開始就是拍電影,成名之後的他便堅持自己的想法,追夢去了。

如今,《唐人街探案》大火再到《誤殺》這部經典劇作,讓肖央逐漸成爲了大衆眼中實力派的演員,並且如今身價也早已過億。

而王太利依舊追逐着自己的音樂,雖然沒有繼續創造出好的作品歌曲,但是她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很可惜的是沒有經歷過系統學習的他,也只能是最後的掙扎,成爲了現代的"傷仲永",最可悲的是他也嘗試過演員道路,但是沒有做出什麼成績。

結語:曾經火爆大江南北的筷子兄弟,如今卻分道揚鑣,不得不讓人唏噓,但是他們彼此努力過,最後結果雖然不寒而慄,但是值得我們尊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