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普賽作爲一個天生流浪的民族,有着很強的民族性格,他們拒絕其他文化與自身的變化,內心保存着關於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嚮往。現在通行的看法是,吉普賽人最早是生活在印度西北部、血統屬雅利安人的羣體,其語言則屬印歐語系中的梵文。

  這個星球上沒有任何一塊土地是真正屬於吉普賽人的,而吉普賽人只屬於那天和地交際的地方,就像一陣風,又像一片雲,神祕的出現,又神祕地消失……

  美麗的吉普賽女郎跳着狂野的吉卜賽舞蹈,正在用一雙火辣辣的眼神盯着你,那眼睛裏同樣是野性的誘惑和狂熱的邀請,如果是你,你會不會爲之神魂顛倒呢?

  [還記得《巴黎聖母院》中,卡西莫多獻給吉普賽女郎的鐘聲嗎?]

  天生就是流浪者

  他們不事農桑,不養牲畜,一向依靠城鎮和鄉村居民的周圍,坐上大篷車尋找跟他們流浪生活相適應的工作。男人販賣牲畜、馴獸、補鍋或者充當樂師,婦女占卜、買藥(這個很暈………)、行乞、表演,獨特的生活方式與其他民族格格不入,歐洲人對他們普遍存印象:他們就是乞丐、小偷和人口販子。

  [印度電影《大篷車》中的場景,那首耳熟能詳的主題曲《拉茲之歌》更是曾經傳唱於中國的大街小巷。吉普賽人天生就是流浪者]

  最有名的吉普賽人,應該是查理·卓別林。卓別林的母親曾經做過娼妓並染上梅毒,經常發狂。這對於童年的他影響極壞,也對成年後的他造成陰影,卓別林第一任妻子年僅16歲,懷孕後,他爲了逃避美國法律懲罰,迅速結婚,兩年後離婚。35歲時娶了第二任妻子,再次離婚後,卓別林又有兩段婚姻,妻子分別只有18和19歲。

  吉普賽人叫什麼

  吉普賽人是這個星球上唯一的邊走邊唱邊走邊舞的民族,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稱呼,各種稱呼可謂五花八門。

  法國人稱他們爲波希米亞人,西班牙人稱他們爲弗拉明戈人,俄羅斯人稱他們爲茨岡人,阿爾巴尼亞人稱他們爲埃弗吉特人,伊朗人稱他們爲羅里人。英語稱呼吉普賽人爲Gypsy,中文“吉普賽”即是該名稱的音譯。Gypsy的字源爲“埃及”(Egypt),這是因爲英語國家最初於15世紀接觸到吉普賽人時,誤以爲他們來自埃及。

  吉普賽人稱自己爲羅姆(Rom),在吉普賽語言中,“羅姆”的原意是“人”。

  希臘人稱吉普賽人爲“阿金加諾人”(Atsinganoi),這個詞在希臘語裏是“賤民”的意思。

  吉普賽作爲一個天生流浪的民族,有着很強的民族性格,他們拒絕其他文化與自身的變化,內心保存着關於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嚮往。

  在法國許多城市,經常能看到身着民族服裝的吉普賽人在繁華地段演奏民樂,藉此賺取遊客的幾個賞錢,還有許多吉普賽女人,抱着小孩兒沿街向路人乞討。

  就像隱姓埋名的江湖俠士一樣,吉普賽人有着很多的名稱,但一切都是假的,只有那顆不停流浪的心纔是真的。

  吉普賽人像蒲公英的種子,隨風散播到歐洲各地

  德國文獻記載,1423年,德國國王西吉斯蒙德特准外來的吉普賽人居住在他管轄的領域裏,所有入境的吉普賽人都獲得一份相當於居留卡的“保護證”。憑着這份“保護證”,吉普賽人得以在歐洲哈布斯堡王朝領區內自由通行。

  吉普賽人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隨風散播到歐洲各地。

  吉普賽人的黃金的時代不到百年,15世紀末,德國取消吉普賽人的“保護證”,下令驅逐所有境內的吉普賽人,違者格殺勿論。不僅德國驅逐吉普賽人,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採取同樣的驅逐政策。

  當時反吉普賽的理由大同小異,無外乎:傳染黑死病、鼠疫、霍亂,偷竊,行巫術……他們甚至被認爲替土耳其人當間諜,還被當作猶太人的親戚,凡此種種,都是敵視他們的罪名。

  納粹德國也消滅吉普賽人

  1936年起,德國的“種族法”已涉及對吉普賽人的排斥。全面性的迫害則是從1942年12月16日開始的。這一天,納粹德國內政部長赫姆勒斯親自簽署了一份全面逮捕吉普賽人、混血吉普賽人、非德國的吉普賽人親戚的命令書,下達給當時德國佔領的歐洲各國。

  吉普賽人因而成了任人宰割的對象,他們大部分被關進集中營並死於非命。據估計,戰爭期間,死於納粹政府種族法之下的吉普賽人可能在50萬左右。

  極具諷刺意義的是,德國人以身爲雅利安人自豪,編出一套似是而非的種族理論,而被他們大規模屠殺的吉普賽人也屬雅利安人種。

  2010年,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下令:在3個月內拆除法國境內非法修建的600多個吉普賽人營地,並將“非法滯留”的吉普賽人遣返。在國際社會一片口誅筆伐中,法國人依舊我行我素地執行驅逐政策,法國被推上了道德法庭,人們對吉普賽人的命運再次給予同情。

  吉普賽人從哪來

  神學院學生斯特勞,在和幾個印度同學聊天時,偶然發現這些印度同學的母語和匈牙利當地的吉普賽人的語言有很多相似之處。出於好奇,他便把這些印度同學母語中的一些高頻詞整理出來,然後拿給當地的吉普賽人看。結果驚奇地發現:這些吉普賽人能翻譯出這些詞彙中的大部分。

  後續的研究發現,歐洲吉普賽人的語言來自印度。在這些吉普賽人所講的方言中,儘管包含了大量波斯、意大利和英語詞彙,但數量最多的卻是源於印地語的詞彙。

  現在通行的看法是,吉普賽人最早是生活在印度西北部、血統屬雅利安人的羣體,其語言則屬印歐語系中的梵文。

  這是一個像仙人掌一樣的民族,無論是多麼惡劣的環境,他們都能堅強生根發芽。不知道從哪裏來,也不知道要到哪裏去,一生都在流浪,從這裏到那裏,從未知到未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