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单三字就可以完全打消像司马昭这么多疑的人的疑虑,让司马昭安心,可见刘禅也并非像我们所说的毫无谋略。当时司马昭给刘禅安排了一处住所,刘禅就开开心心的到了新的地方,并且亲自命名了牌匾,写下了三个字。

蜀国衰败的迹象要追随到刘备夺荆州,益州两个的方开始。自从他夺了这两个地方之后他的身体就逐渐地衰退,一天不如一天。直到后来的关羽死去,诸葛亮开始一人支撑蜀国。刘备更是仲子死后将他的独苗阿斗,即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作为独子刘备只能将他打下的江山传给刘禅。

而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关于刘禅其人,除了“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耳熟能详外,“乐不思蜀”这个词语也是由刘禅创造出来的。孟达是这么评价刘禅的:“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而司马昭更是认为“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由此可见,刘禅真的是个贪图安逸又昏庸无能的人。但是是真的如此吗?刘禅写三个字,司马昭看后杀意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其实在刘禅投降魏国的时候,虽然魏国当时表面上还是曹氏的江山,其实实际的大权全部掌握在司马昭的手里。司马昭对于刘禅的投降一直是非常防备的,所以就多次问他是否还会思念故国,但是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猜疑心很重的司马昭并没有相信佛系的刘禅的话,所以还是想要杀了刘禅的。

当时司马昭给刘禅安排了一处住所,刘禅就开开心心的到了新的地方,并且亲自命名了牌匾,写下了三个字。司马昭山派了很多的眼线盯着刘禅,自然也知道了刘禅写下的三个字,就亲自前去查看,司马昭就是看到这三个字,才对刘禅彻底没有了杀心,刘禅在牌匾上写下的三个字就是:中山寨。

而将“中山寨”三个字倒过来念,便是“寨山中”,即谐音“在山中”。刘禅很明显的向司马昭展示自己投诚的态度,表示自己想归隐于山中,不想复国。这个举动也侧面佐证了自己“乐不思蜀”的态度。单单三字就可以完全打消像司马昭这么多疑的人的疑虑,让司马昭安心,可见刘禅也并非像我们所说的毫无谋略。

而且,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了防止一权独大的局面出现,便在职位权责安排上,使臣子相互牵制,而自己在臣子之间制衡,将权力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这其中的手段和谋略颇耐人寻味。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对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