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神在民間有蠶女、馬頭娘、馬明王、馬明菩薩等多種稱呼,爲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司蠶桑之神。我國是最早發明種桑飼蠶的國家。在古代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經濟結構中,蠶桑佔有重要地位。漢以前,蠶已被神化,稱其神說先蠶,意指始爲蠶桑之人神。

據傳大本營在四川的蠶神,雛形是《山海經·海外北經》中在歐絲之野樹上歐絲的女子,因爲《荀子》中提出蠶的頭部類似馬頭,後世便藉此附會了蠶馬的傳說。

《搜神記》記載,部落時期,在四川省廣漢一帶的一個部落裏生活着一家人,父親、母親和一個女兒。一天,父親突然被強盜抓走,不知下落,母女二人非常着急。尤其是女兒,她很愛她的父親,她又擔心又悲傷,許多天都喫不下東西。她的母親看到這樣,更加着急,就公開宣佈說,如果有誰能平安地把她丈夫救回來,她就把女兒嫁給他。

結果,神奇的是,她家裏一匹馬聽到女主人的許諾後,就擺脫繮繩跑出去了。過了幾天,父親就騎着馬回來了。此後,那匹馬就再也不喫草了,每次女兒從它旁邊經過,它都又踢又叫。父親非常奇怪,後來母親想起了自己的諾言。父親就對馬說,雖然是你救了我,可我總不能把女兒嫁給一匹馬呀!然後就給馬買了許多上等草料,但是馬仍然又踢又叫。於是,父親就狠心把馬殺死了,把它的皮掛在外面。

一天,當女兒路過時,忽然那張馬皮跳起來,捲起她就飛走了。過了一段時間,人們發現在桑樹上有一張馬皮,而女兒已變成了蠶,正在吐絲。又過了幾天,女兒騎着馬來看望父母,哀痛地說自己已經變成了神仙了,說完就飛走了。 從此,那個女孩就被當成蠶神崇拜,有的地方也稱她爲馬頭娘娘,因爲她的形象是一位穿着馬皮的女孩。

民間祀奉的蠶神,是蠶馬神話演化而來的蠶女、馬頭娘。後人將蠶與馬相糅合,造出人身馬首的蠶馬神。最早記其事者,據稱爲三國吳張儼所作之《太古蠶馬記》。此後,百姓據此爲之塑像,奉爲蠶神。

蜀之風俗,諸觀畫塑玉女之像,披以馬皮,稱之馬頭娘,以祈蠶桑焉。” 舊時除四川有蠶神廟外,其他省區也有蠶神廟祀馬頭娘。道教也崇奉蠶神,但稱其爲“玄名真人”所化。《太上說利益蠶王妙經》中,蠶神不僅管蠶桑,還管機織成衣之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