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进结镇采访见闻

□ 本报记者 李鸿熙 特约通讯员 李志高

两名贫困户务工人员在进结镇民元村龙脉生态农场放牧

5月6日,记者在天等县进结镇龙凤村敏屯的和兴养殖场内见到农兴山时,他正在给刚买的2000只鸭苗喂食。

因10多年来养殖了不计其数的鸭子,农兴山被当地群众戏称为“鸭司令”。

“鸭司令”可不单单养鸭。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农兴山承包有山林1300多亩,10亩鱼塘养有草鱼、鲤鱼、罗非鱼共计3万多尾,开辟出13亩荒地养殖绿头鸭2000只、蛋鸭300多只。

同样来自青山深处的进结镇茴利村下肥屯赵万条、赵日武夫妇,虽然都是残疾人,却不等不靠,通过政府扶持的5万元贴息贷款,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养殖了120只山羊。目前,贷款已还清,他们家也光荣脱贫了。

“进结镇有发展养殖业的悠久传统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进结镇党委书记罗国谣说,进结镇耕地面积29851亩,山林面积88800亩,非常适合发展特色养殖业。“不同的地形,可发展不同的养殖,水多就养鱼,草多就放牧。”罗国谣说,只要因势利导,物尽其用,就可飞跃发展。

近年来,进结镇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兴办规模养殖场,推动全镇养殖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养殖向科学养殖转变,养殖业已成为带动全镇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进结镇养殖肉牛3000多头、羊7000多只,养蚕2000多张,还有数以万计的鸡、鸭、鹅、鱼、兔等。通过发展特色养殖,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山谷中的“田园牧场”

晌午暖阳下,成群的牲畜在300多亩平坦草地上或自由觅食,或沐浴着阳光休息,远处还有马匹在相互追逐。群山环绕中,整个农场呈现出一派田园牧场景象。

老黄站在半山腰的牛棚边,远眺着自己的牧场。看到几匹公马追着母马跑,他扯开嗓子大喊几声,马儿就安静了下来。

“对待牛、马、羊,分别有不同的叫法。马听到我这个叫声,就知道我在叫它们。”说完这话,老黄黝黑的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

老黄名叫黄明忠,是进结镇民元村龙脉生态农场的负责人。

“去年5·28洪灾,农场损失较大。今年我计划养400只羊,牛也增加到200头以上,并至少带动40户贫困户。”望着农场里散养的牲畜,年过七旬的老黄依旧意气风发。

“最初和别人说起回家养牛的想法时,大家也都直摇头,觉得我在说傻话。”黄明忠回忆说。10多年前,他从县里退休回到老家,买了5头牛来养。“开始时,还有村民在这里种些小麦、玉米,一起放养牛羊,慢慢地大家就都放弃了,只剩我一个人。”

望着土地上绿茵茵的青草,黄明忠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发展特色养殖,没准是个好主意。”老黄拿出攒下的积蓄,又买了几头母牛,开始搞起生态养殖。

“基本上只卖公牛崽,母牛都留下用来扩大养殖规模。”逐渐有了养殖心得的黄明忠有了更加长远的计划。养牛平均两年出栏一批,而养羊的话,一只羊一年至少产2只羊羔,老黄算清收益账,租下荒地,在交通不便的山坳里靠着肩挑马驮,搭起牛羊舍。

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冷清的山谷渐渐有了生气。如今,农场的牛已超过100头,羊有300多只,马20匹。

“贫困户既可以在农场务工,还能依靠农场提供的技术指导,在家自己搞养殖,农场提供保底价收购。”老黄说,进结镇政府依托自己的农场,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吸引周边群众加入养殖行列,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在老黄的带动下,目前,进结镇的养牛业蓬勃发展。品力村村民卢永恩在紧邻着龙脉生态农场的山谷里成立了龙大养殖合作社,带领13户贫困户一起养牛,最多时养了88头牛,去年春节期间就卖了23头;孟养村龙彰屯贫困户李升伟成立众鑫生态种养合作社,带领6户贫困户养牛,目前养殖规模已超过30头……

密林下的“羊羔呼唤”

山林茂密,鸟声清脆。

半山腰的羊肠小道上,一群黑山羊在头羊的带领下,往羊圈方向走来。

羊群后面,40岁出头的农光林边走边笑。

“我们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才9公里,按理应该发展的不错,但是山窝窝耕地少,增收难,发展不起了。”把羊群赶进了羊圈后,农光林对记者说。

农光林所在的进结镇斗射屯有农户50户,其中贫困户就有19户,农光林家就是其中的一户。

很多年前,和屯里的大多数人一样,农光林踏上了外出打工之道,成了一个外飘的“打工仔”。

“在外打工10多年,期间,结婚,生子。后来,孩子读书之后,日常开销大,根本没存下什么钱。”农光林说,在外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正好这几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党委、政府出台了这么多惠民政策,让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于是,农光林携妻带儿回到斗射屯。

“斗射屯林地资源丰富,气候、环境等条件都非常适合发展山羊养殖。”农光林用手指了指四周郁郁葱葱的林木,“其实,很多年前就有过养山羊的想法,但是资金始终是个问题。”

从东莞回来后,农光林立即着手努力实现自己的山羊养殖梦——以自家林地为场地,首先以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款购进第一批山羊38只,然后,利用以奖代补资金,购进黑山羊种羊22只。不到一年时间,他的羊群就发展到了100多只。

“头羊脖颈上的铃铛发出的清脆响声,就像悦耳的‘羊羔呼唤’,不仅经常在我耳边响起,还无数次响进了我的梦里。”呷了一口茶,农光林欣喜地说。

“因为是绿色纯生态养殖,我养出来的山羊供不应求,而且售价也很不错。”农光林说,2016年底,经过验收,他家“八有一超”各项指标均达标,顺利脱贫出列。

脱贫后的农光林对发展山羊养殖有了更大的想法。经过多方努力,2017年6月1日,农光林牵头成立了天等县进结镇园林森泰养殖合作社。

“我们主要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让大家抱团发展,共同致富。”农光林说,目前,已经有3户贫困户以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了合作社,山羊养殖发展到200多只。

蚕房里的“吐钱宝贝”

在进结镇龙凤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富得快,全靠桑蚕协会来帮带”。

“没有协会,就没有我们一家今天的好生活。”龙凤村内新屯村民王井对此深有感触。

漂亮的别墅式楼房,屋里各类家具一应俱全,阳台、房顶种着漂亮的花花草草,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就是王井现在的家。

3年前,王井还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5口住在低矮、漏雨的瓦房里。

后来,种桑养蚕协会在技术和资金上扶持他种上了3亩桑田,养上了1万多只蚕,每年收入两万多元,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在不大的龙凤村,像王井一样富裕起来的村民,还有80多户。

记者了解到,带领王井他们脱贫致富的,是曾经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称号的“龙凤村桑蚕协会”,协会的创始人是龙凤村党支部书记黄成忠。

山多地少,龙凤农民世世代代就靠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如何让群众在这穷乡僻壤发家致富?”黄成忠当上村支书以来一直思考这个问题。

2003年,黄成忠只身到区内各县对各地市场进行考察后,发现种桑养蚕是一个投入少、效益高、见效快、风险低的好项目,回来后便试着种上了两亩桑苗,经过精心培育,当年就获得成功。于是,黄成忠开始发动当地群众一起种桑养蚕。

“单打独斗不行。”2005年,黄成忠在龙凤村组建了“龙凤村桑蚕协会”,按照“总站+协会+会员”的经营模式,负责桑蚕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减少蚕农的风险。

“协会与自治区蚕业总站签订保价回收合同和技术指导协议书,农户生产出来的蚕茧由自治区蚕业总站保价回收,这给参会农民吃了定心丸。”黄成忠说。

为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协会全力做好服务,引进新品种并手把手指导会员进行种植;邀请自治区蚕业技术指导总站的专家为会员群众进行种桑养蚕技术培训;联系南宁、隆安等地老板到基地收购蚕茧;积极为会员群众提供肥料、农药、种苗,解决部分会员群众养蚕资金短缺问题……

近5年,龙凤村桑蚕协会先后引进桂桑优62、桂桑16等优良品种。同时,举办技术培训班23期,受训群众3200多人次;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无偿提供桑苗50多万株、化肥12吨;资助部分群众周转资金60万元。

在协会的带动下,龙凤村的种桑养蚕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村拥有桑树种植面积1300多亩,先后带动280多户贫困户脱贫。

为了感恩,龙凤村民都把蚕房里的蚕形象地称为“吐钱宝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