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縣進結鎮採訪見聞

□ 本報記者 李鴻熙 特約通訊員 李志高

兩名貧困戶務工人員在進結鎮民元村龍脈生態農場放牧

5月6日,記者在天等縣進結鎮龍鳳村敏屯的和興養殖場內見到農興山時,他正在給剛買的2000只鴨苗餵食。

因10多年來養殖了不計其數的鴨子,農興山被當地羣衆戲稱爲“鴨司令”。

“鴨司令”可不單單養鴨。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農興山承包有山林1300多畝,10畝魚塘養有草魚、鯉魚、羅非魚共計3萬多尾,開闢出13畝荒地養殖綠頭鴨2000只、蛋鴨300多隻。

同樣來自青山深處的進結鎮茴利村下肥屯趙萬條、趙日武夫婦,雖然都是殘疾人,卻不等不靠,通過政府扶持的5萬元貼息貸款,用不到一年的時間,養殖了120只山羊。目前,貸款已還清,他們家也光榮脫貧了。

“進結鎮有發展養殖業的悠久傳統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進結鎮黨委書記羅國謠說,進結鎮耕地面積29851畝,山林面積88800畝,非常適合發展特色養殖業。“不同的地形,可發展不同的養殖,水多就養魚,草多就放牧。”羅國謠說,只要因勢利導,物盡其用,就可飛躍發展。

近年來,進結鎮大力發展養殖產業,興辦規模養殖場,推動全鎮養殖業生產經營方式由傳統養殖向科學養殖轉變,養殖業已成爲帶動全鎮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進結鎮養殖肉牛3000多頭、羊7000多隻,養蠶2000多張,還有數以萬計的雞、鴨、鵝、魚、兔等。通過發展特色養殖,羣衆實現脫貧致富。

山谷中的“田園牧場”

晌午暖陽下,成羣的牲畜在300多畝平坦草地上或自由覓食,或沐浴着陽光休息,遠處還有馬匹在相互追逐。羣山環繞中,整個農場呈現出一派田園牧場景象。

老黃站在半山腰的牛棚邊,遠眺着自己的牧場。看到幾匹公馬追着母馬跑,他扯開嗓子大喊幾聲,馬兒就安靜了下來。

“對待牛、馬、羊,分別有不同的叫法。馬聽到我這個叫聲,就知道我在叫它們。”說完這話,老黃黝黑的臉上露出樸實的笑容。

老黃名叫黃明忠,是進結鎮民元村龍脈生態農場的負責人。

“去年5·28洪災,農場損失較大。今年我計劃養400只羊,牛也增加到200頭以上,並至少帶動40戶貧困戶。”望着農場裏散養的牲畜,年過七旬的老黃依舊意氣風發。

“最初和別人說起回家養牛的想法時,大家也都直搖頭,覺得我在說傻話。”黃明忠回憶說。10多年前,他從縣裏退休回到老家,買了5頭牛來養。“開始時,還有村民在這裏種些小麥、玉米,一起放養牛羊,慢慢地大家就都放棄了,只剩我一個人。”

望着土地上綠茵茵的青草,黃明忠心裏萌生了一個想法。“如果發展特色養殖,沒準是個好主意。”老黃拿出攢下的積蓄,又買了幾頭母牛,開始搞起生態養殖。

“基本上只賣公牛崽,母牛都留下用來擴大養殖規模。”逐漸有了養殖心得的黃明忠有了更加長遠的計劃。養牛平均兩年出欄一批,而養羊的話,一隻羊一年至少產2只羊羔,老黃算清收益賬,租下荒地,在交通不便的山坳裏靠着肩挑馬馱,搭起牛羊舍。

伴隨着養殖規模的擴大,冷清的山谷漸漸有了生氣。如今,農場的牛已超過100頭,羊有300多隻,馬20匹。

“貧困戶既可以在農場務工,還能依靠農場提供的技術指導,在家自己搞養殖,農場提供保底價收購。”老黃說,進結鎮政府依託自己的農場,成立了養殖合作社,吸引周邊羣衆加入養殖行列,幫助貧困羣衆增收脫貧。

在老黃的帶動下,目前,進結鎮的養牛業蓬勃發展。品力村村民盧永恩在緊鄰着龍脈生態農場的山谷裏成立了龍大養殖合作社,帶領13戶貧困戶一起養牛,最多時養了88頭牛,去年春節期間就賣了23頭;孟養村龍彰屯貧困戶李升偉成立衆鑫生態種養合作社,帶領6戶貧困戶養牛,目前養殖規模已超過30頭……

密林下的“羊羔呼喚”

山林茂密,鳥聲清脆。

半山腰的羊腸小道上,一羣黑山羊在頭羊的帶領下,往羊圈方向走來。

羊羣后面,40歲出頭的農光林邊走邊笑。

“我們村距離鎮政府所在地才9公里,按理應該發展的不錯,但是山窩窩耕地少,增收難,發展不起了。”把羊羣趕進了羊圈後,農光林對記者說。

農光林所在的進結鎮鬥射屯有農戶50戶,其中貧困戶就有19戶,農光林家就是其中的一戶。

很多年前,和屯裏的大多數人一樣,農光林踏上了外出打工之道,成了一個外飄的“打工仔”。

“在外打工10多年,期間,結婚,生子。後來,孩子讀書之後,日常開銷大,根本沒存下什麼錢。”農光林說,在外打工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正好這幾年國家實施精準扶貧,黨委、政府出臺了這麼多惠民政策,讓我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於是,農光林攜妻帶兒回到鬥射屯。

“鬥射屯林地資源豐富,氣候、環境等條件都非常適合發展山羊養殖。”農光林用手指了指四周鬱鬱蔥蔥的林木,“其實,很多年前就有過養山羊的想法,但是資金始終是個問題。”

從東莞回來後,農光林立即着手努力實現自己的山羊養殖夢——以自家林地爲場地,首先以5萬元扶貧小額信貸款購進第一批山羊38只,然後,利用以獎代補資金,購進黑山羊種羊22只。不到一年時間,他的羊羣就發展到了100多隻。

“頭羊脖頸上的鈴鐺發出的清脆響聲,就像悅耳的‘羊羔呼喚’,不僅經常在我耳邊響起,還無數次響進了我的夢裏。”呷了一口茶,農光林欣喜地說。

“因爲是綠色純生態養殖,我養出來的山羊供不應求,而且售價也很不錯。”農光林說,2016年底,經過驗收,他家“八有一超”各項指標均達標,順利脫貧出列。

脫貧後的農光林對發展山羊養殖有了更大的想法。經過多方努力,2017年6月1日,農光林牽頭成立了天等縣進結鎮園林森泰養殖合作社。

“我們主要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方式,讓大家抱團發展,共同致富。”農光林說,目前,已經有3戶貧困戶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加入了合作社,山羊養殖發展到200多隻。

蠶房裏的“吐錢寶貝”

在進結鎮龍鳳村流傳着這樣一句順口溜:“富得快,全靠桑蠶協會來幫帶”。

“沒有協會,就沒有我們一家今天的好生活。”龍鳳村內新屯村民王井對此深有感觸。

漂亮的別墅式樓房,屋裏各類傢俱一應俱全,陽臺、房頂種着漂亮的花花草草,不時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這,就是王井現在的家。

3年前,王井還是村裏的貧困戶,一家5口住在低矮、漏雨的瓦房裏。

後來,種桑養蠶協會在技術和資金上扶持他種上了3畝桑田,養上了1萬多隻蠶,每年收入兩萬多元,日子漸漸紅火起來。

在不大的龍鳳村,像王井一樣富裕起來的村民,還有80多戶。

記者瞭解到,帶領王井他們脫貧致富的,是曾經獲得“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單位”稱號的“龍鳳村桑蠶協會”,協會的創始人是龍鳳村黨支部書記黃成忠。

山多地少,龍鳳農民世世代代就靠守着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如何讓羣衆在這窮鄉僻壤發家致富?”黃成忠當上村支書以來一直思考這個問題。

2003年,黃成忠隻身到區內各縣對各地市場進行考察後,發現種桑養蠶是一個投入少、效益高、見效快、風險低的好項目,回來後便試着種上了兩畝桑苗,經過精心培育,當年就獲得成功。於是,黃成忠開始發動當地羣衆一起種桑養蠶。

“單打獨鬥不行。”2005年,黃成忠在龍鳳村組建了“龍鳳村桑蠶協會”,按照“總站+協會+會員”的經營模式,負責桑蠶的產、供、銷一條龍服務,減少蠶農的風險。

“協會與自治區蠶業總站簽訂保價回收合同和技術指導協議書,農戶生產出來的蠶繭由自治區蠶業總站保價回收,這給參會農民喫了定心丸。”黃成忠說。

爲實現共同致富的目標,協會全力做好服務,引進新品種並手把手指導會員進行種植;邀請自治區蠶業技術指導總站的專家爲會員羣衆進行種桑養蠶技術培訓;聯繫南寧、隆安等地老闆到基地收購蠶繭;積極爲會員羣衆提供肥料、農藥、種苗,解決部分會員羣衆養蠶資金短缺問題……

近5年,龍鳳村桑蠶協會先後引進桂桑優62、桂桑16等優良品種。同時,舉辦技術培訓班23期,受訓羣衆3200多人次;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無償提供桑苗50多萬株、化肥12噸;資助部分羣衆週轉資金60萬元。

在協會的帶動下,龍鳳村的種桑養蠶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村擁有桑樹種植面積1300多畝,先後帶動280多戶貧困戶脫貧。

爲了感恩,龍鳳村民都把蠶房裏的蠶形象地稱爲“吐錢寶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