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這有幅名爲《沁園春.雪》的書法作品,在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了1725萬元的天價。這幅作品的作者,就是我國近代的著名詩人、考古學農、甲骨文專家郭沫若先生。

《沁園春.雪》

關於郭老的書法,網上曾流行過一種說法,據傳是康生曾經說過的——前些時在網上有張“書法便籤”,那是一幅上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辦公廳的便籤。內空是康生即興之筆:“比目魚同志:若論書法,我用腳趾夾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寫得強。”

書法便籤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康郭二人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界的兩面旗幟,撇開其他因素不說,他們在書法上是確有功底的。

康生

對於那張“比目魚”的康氏便籤,有人說那其實是網友的搞笑之作,“比目魚”是網名,他故意模仿(也許是用電腦做的字庫)康體,用以嘲諷那個時代的這兩大“才子”。

劉禹錫詩一首(康書)

康生精於文物收藏與鑑賞,擅長書法、中國畫,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康生左右並進,皆能書畫,因其亦是金石大家,筆劃典雅,勁力非凡,似拙實工,生動而不張揚,剛直而不僵硬。真草隸篆,樣樣精通,尤擅章草,精通篆刻。是當代中國四大書家(康、郭、齊、沈)之一。

花枝俏

左手書法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1978年6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郭沫若

說實話,郭先生的書法並不像人們傳說中的那樣不堪,他的書法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變通,韻味無窮,他留下的大部分作品多爲行草,其楷書作品雖然留存不多,但依然可以看到郭沫若功力的深厚,形神兼備。

《十六字令》

書贈魏巍

萬里長城

語錄摘抄

《婁山關》

衆志成城衆擎易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不到長城非好漢,敢教日月換新天。

《沁園春》

書贈趙樸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