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王名世、王玉璧是两位“武三元' 王名世是浙江永嘉人,在 明万历年间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一个考生只有在这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 “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

戏曲中常常出现寒窗苦读的主人公“连中三元”的佳话。其实,在古 代的考生中,“连中三元”是非常罕见的。什么是“连中三元”呢?许多人对此并不清楚或知之不详。
这得从古代科举考试制度说起。科举考试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 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由于童试在古代是基层考试,所 以其第一名案首尚算不得“元”。乡试才是科举正式考试的开始。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按规定每三年一科。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 诏加开,称为“恩科”。乡试在省城进行,考期在八月,分三场,又称 “秋试”、“秋闱”。各地秀才云集省城一争高低,考中之后称举人,中了 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举人的第一名是“解元”。
再高一级是会试,因由礼部主持在春天举行,所以又称“礼部试”、 “春试”、“春闱”、“礼闱”。会试在京师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 称贡士,会试的第一名是“会元”。
会试揭榜后,被录取的贡生须于下月应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廷试, 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殿试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参加考试者是贡生, 此考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以后一甲叫进士及第、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 叫同进士出身。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 花)。
一个考生只有在这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 “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想想全国有 多少人才在竞争,再有才华的考生也很难保证每考皆榜首啊,只要有一次 考个第二,就不是“连中三元”了。
尽管非常之难,历史上仍有17名学子过关斩将而“连中三元”!他们 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 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王名世;清朝 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王玉璧。他们不愧是历代之俊彦,是奇才中的 奇才!
其中,王名世、王玉璧是两位“武三元' 王名世是浙江永嘉人,在 明万历年间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
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 媚权贵。王玉璧也是浙江人,在清朝顺治年间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 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 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采斐然,也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 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