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人不想稀里糊涂地过一生,就要学会给自己定位。只有知道了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才能真正把握住命运的主动权。教育孩子其实也一样,要想让孩子把握住自己命运的主动权,作为家长也要给自己定好位。不要当孩子的导演、也不能当孩子的演员,而是当孩子的观众。

前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关于父母怎么教育孩子的事情。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家长要学会当孩子的观众,而不是导演。”是啊,现在的很多父母都喜欢当孩子的导演,他们总是时不时地指挥孩子做这、指挥孩子做那。

如果孩子不听话或者不想做某件事,轻则他们会指责或批评孩子,重则他们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家长的这种行为看似是对孩子好,但这种行为无形中会消弱孩子的自主性,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前段时间,在辅导班认识一个刚上九年级的学生。可能是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孩,她妈妈对她特别的疼爱和关心。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虽然家里没有多少钱,但是她妈妈还是省吃俭用给她报了辅导班。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关爱,不但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反而遭到了孩子的反抗。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这个学生还挺积极,可到了后来她不但不愿意听讲,上课的时候还经常睡觉。只是和其他学生不一样的地方是,她真的很困。

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个学生的妈妈控制欲特别强,不管孩子去了哪里、做什么事情,都要向她汇报。如果一时间没有了孩子的消息,学生的妈妈立马就会给孩子打电话,直到确保孩子真正安全了才放心。孩子都上九年级了,可每次孩子去上课的时候她都要亲自接送。

从表面上看妈妈的行为是对孩子的关爱,但妈妈像导演一样监控孩子的行为,不但让孩子感觉不到关爱,反而让孩子感觉不到自由。孩子长这么大了对自己的事情还不能说了算,孩子怎么能获得成长。

家长不能做孩子的导演,但也不能做孩子的演员。

现在的很多家庭对孩子都十分的偏爱,不管孩子需要什么,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就会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有时候为了讨孩子欢心,家长不管孩子的对错,也都是无条件地支持孩子。这样所虽然能让孩子开心,但是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个视频,视频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个子比自己的妈妈都高。由于愿望没有得到妈妈的满足,就气急败坏地对妈妈大打出手。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视频里的那位妈妈被孩子打过几次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一点还手的意思都没有。

或许在这位妈妈心里,这样迁就孩子是对孩子的爱。但是她对孩子的这种偏爱,并不会得到孩子的理解,反而孩子还会变本加厉地对她提出更无理的要求。爱孩子并不是做孩子的演员,无条件地满足他所有的要求。

作为家长要有个正确的定位,不能做孩子的导演,也不要做孩子的演员,而是要做孩子的观众。

孩子就像幼苗,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除了给他提供必要的养料和水分之外,还要给他们自由。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经历风雨。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体验中才能积累自己的经验,只有在经历一次次经历中才能获得成长,只有经历一次次的挫折才能磨练出他们坚强的意志。作为父母不要去指挥孩子去做什么,也不要地听孩子的要求,而是站在不远处静静地做孩子的观众。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多给孩子进行鼓励;当孩子获得了成功,要给他们掌声。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才能长成父母期盼的模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