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也是解缙,命似纸薄,最终又被朱元璋、朱棣两人所抛弃。这就是解缙,才比天高,深得朱元璋、朱棣两位帝王所赏识。

大家好,我们的老虎仔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朱棣北征在外,解缙“谒皇太子而还”,朱棣暴怒,令锦衣卫将其抓诏狱。
这就是解缙,才比天高,深得朱元璋、朱棣两位帝王所赏识。
这也是解缙,命似纸薄,最终又被朱元璋、朱棣两人所抛弃。
对解缙而言,最不缺的是才能,毕竟他七岁就能写文,十二岁就读尽四书五经。
毕竟他是一门三进士,位列明朝三大才子。
毕竟他朱元璋写了《万言书》《太平十策》,为后世留下了《永乐大典》。
朱元璋给了解缙机会,在他锋芒毕露之时,将他贬为御史,结果他未领会朱元璋意图,反而在御史之位上,以笔为剑,四处出击,甚至逆势而为,公然抨击朱元璋一手策划的“胡惟庸案”。
解缙才高八斗,终究还是没有读懂朱元璋的政治智慧,一头栽进这个明朝最大政治漩涡而不知。
或许惜才,或许是不屑,朱元璋又给了解缙一次机会,于是就有了解缙被父亲领回家的一幕。
对解缙而言,这算是他首次失业,光鲜而走,布衣而归。
人生需要沉淀,少年成名的解缙更需要,然而十年期尚未到来,承诺之人却已不在。
于解缙而言,这是残酷的,些许沉淀的内心再次变的狂躁不安。
于是,他选择赌一把。
然而,他赌输了,朱允炆是儒君,他的身边更都是方孝孺、齐泰等正统儒学卫道者。
这次,解缙没有吊唁成朱元璋,也没有见到朱允炆,直接就被发配了河州。
打击接二连三,解缙终于所有感悟。
于是,朱棣入主南京城后,解缙开始表现出政客的一面。
他以重修《太祖实录》、编纂《列女传》为自己开路,成功进入权力核心,毕竟是学富五车之人,稍加努力就有入住内阁,晋升首辅。
与朱棣而言,这是客气话,也是真心话,毕竟他想证明自己比朱允炆更适合当皇帝。
但对解缙而言,这是荣誉,也是毒药,因为那个被关起来的“放荡不羁”的解缙又被释放了。
于是,朱棣立储举棋不定之时,他冒然入局,一句“好圣孙”将他推向了巅峰。
于是,朱棣准备兵发安南之时,他出言谏止,不久之后,他因阅卷不公被贬交阯,奉命督饷。
既然不同意出兵,我偏让你为出兵筹饷,或许这是朱棣对解缙的最后一次警告。
然而,已经重回本性的解缙还是没有读懂朱棣的意思,就如同当年没有读懂朱元璋一样。
五年后,朱棣一句“缙犹在耶”,为解缙人生画上了句号。
一代才子,最终葬身雪夜,可悲可叹!
史料来源:《明史·解缙传》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