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父母在孩子和別人發生爭執時,會很不高興地對孩子說:“你怎麼那麼笨啊。卡卡媽建議: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如果只是口頭上的爭執,他們之前並沒有互相攻擊的行爲,那麼,父母完全不用急着阻止他們,而是讓他們自己去處理。

文/卡卡媽聊育兒,原創內容。

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思維能力也在逐漸提高,一般到了三四歲的時候,他就懂得維護自己的利益了。記得我兒子卡卡三歲時,有一次帶他到公園玩,他手裏的小汽車被一位比他大一點的小哥哥搶走了,他竟然毫無畏懼地衝過去搶了回來,還教訓小哥哥說:“你搶東西是不對的。”

上了小學後,卡卡不再和別人搶東西了,但是卻經常和父母、朋友發生爭執。他有一位好朋友,偶然會來我們家玩,有一次他們倆竟然因爲一本書爭吵了起來。一個說那本書很好看;另一個非要說不好看。兩人都想說服對方,但是,又沒有辦法理由去說服。

我想看看他們到底會怎樣解決這個爭執,於是裝作沒聽見的樣子,不去幹涉他們。沒想到很快卡卡便說:“算了,我們別爭這個了,不如去踢球吧!”

我想,如果我去幹涉的話,他們肯定沒這麼快結束爭吵的。


很多父母都認爲,孩子和別人發生爭執,是一件壞事,所以千方百計地阻止。但是,卡卡媽卻覺得,在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與人發生爭執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父母好好引導,這正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好機會。

爲什麼說孩子與別人發生爭執是不可避免的呢?原因如下:

一、孩子的性格、認知不同每個孩子的性格、生活環境都不一樣,他們喜歡的東西、對某個事物的認知都不一樣;而孩子又因爲年紀小,不懂得掩飾自己的情緒,所以很容易因爲某件事情發生爭執。

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有時候,孩子發生爭執,是因爲他們所處的位置不一同,所以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而孩子大多數都是爭強好勝的,所以很容易會發生爭執。

三、語言表達能力差孩子因爲年紀小,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所以,經常會因爲溝通不暢而產生誤會,這種情況下,孩子之間也很容易發生爭執。


明白孩子發生爭執的原因後,父母對於孩子和別人,或者與自己發生爭執,都會比較容易包容和理解了吧?其實,孩子與別人產生爭執的時候,正是父母引導孩子明白事理的好時機。

那麼,父母在孩子與別人發生爭執時,應該怎樣做呢?大家不妨參考一下卡卡媽的建議:

一、別急着干涉,先讓孩子表明自己的觀點

孩子和別人發生爭執時,不同的父母,做法也不一樣。有的父母,會忍不住馬上過去阻止孩子,甚至批評孩子,不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感受表達出來。因爲這些父母認爲,與人發生爭執是一件很失禮的事情,所以要馬上制止。

有的父母則正好相反,他們因爲太疼愛孩子,看到孩子與別人爭執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不能讓孩子受欺負,所以會馬上維護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受委屈。

以上兩種媽媽的做法,是最常見的做法,但是,我卻覺得不是最正確的。

卡卡媽建議: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如果只是口頭上的爭執,他們之前並沒有互相攻擊的行爲,那麼,父母完全不用急着阻止他們,而是讓他們自己去處理。至少,也要讓他們把自己的觀點、感受說出來。

其實,孩子會與別人爭執,肯定有他自己的動機的。一般情況下,他都是認爲別人不對,他自己有道理,所以要據理力爭。這正是訓練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他邏輯思維能力的好時機。如果父母出面去阻止,那麼孩子便失去一個鍛鍊的好機會了。


二、引導孩子去思考

很多父母在孩子與別人爭執後,會教孩子以後疏遠與他發生爭執的人,以免下次再產生矛盾。這種做法是很不妥的,因爲這樣做,只會令孩子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畢竟,再好的朋友,都會有不同意見的時候。

有的父母則認爲,孩子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過後就沒事了,不需要對孩子進行任何教育,這種想法,我覺得也是不可取的。

卡卡媽建議:孩子和別人發生爭執了,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好好地理順一下事情的經過。例如,討論一下發生爭執的原因是什麼?問問孩子可不可以適當作出謙讓?當然,和孩子討論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讓孩子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孩子想清楚後,認爲自己願意謙讓,那麼,父母要對他的表示肯定和鼓勵;如果孩子堅持自己沒有錯,父母也要教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畢竟,每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做孩子慢慢就會懂得寬容和解對方了。


三、教孩子用和平的方式去處理爭執

有的父母在孩子和別人發生爭執時,會很不高興地對孩子說:“你怎麼那麼笨啊?他那麼兇的罵你,你不會罵回他的嗎?”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因爲父母這樣做,只會令孩子覺得更無助、更委屈。而且,一旦孩子真的使用這種“以牙還牙”的方式去處理問題,那麼,孩子以後要麼會變得喜歡以暴制暴,要麼會變得更“懦弱”。

卡卡媽建議:如果孩子在爭執中受到傷害,父母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安撫,以緩解孩子因爲爭執帶來的不良情緒。

孩子與別人發生爭執時,如果雙方都不願服輸,都認爲自己有道理,那麼,父母不妨引導他們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例如先讓他們冷靜下來,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後用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來解決。

如果孩子們實在沒辦法達成共識,那麼父母不妨讓他們用“剪刀、石頭、布”的方式,來確實輸贏。


四、鼓勵孩子自己處理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和別人發生爭執,就會很擔心,生怕孩子處理不恰當,忍不住心急地去幫孩子解決。這樣不但對孩子的心成長不利,讓孩子養成事事依賴父母的壞習慣,還可能會讓兩個孩子的爭執,變成了兩家大人的爭執。

卡卡媽建議:父母要學會放手,遇到事情,儘量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而且,要相信孩子的解決能力。其實,導致孩子之間發生爭執的,往往都是一些他們能夠自己解決的小問題。

例如,三四歲之間的孩子發生爭執,多數是因爲爭玩具;六七歲的孩子發生爭執,多數是因爲彼此之間的觀點不同。

父母讓孩子自己解決爭執,可以快速提高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即使孩子能力不夠,還處理不好也沒有關係,父母可以一步步地引導他正確處理。


結語:在生活中,父母想讓孩子完全遠離爭執是不可能的,因爲生活不會按照孩子成長的步伐來發展,也不可能事事都順孩子的意,更不可能每個人都以孩子爲中心。

作爲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教孩子學會正確面對和處理“爭執”,在“爭執”的過程當中,慢慢地調節自己,完善自己。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說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