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星河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婚姻有七年之癢,政治上又何嘗不是呢?吳三桂引清軍入關,雙方開始親密無間。吳三桂當前鋒,一直從北京打到雲南,殺死南明皇帝朱由榔。多爾袞也沒有虧待吳三桂,殺白馬立誓,永不相負。清廷還封吳三桂爲平西王,世鎮雲貴。地位相當於明朝的沐英。
可是,轉眼之間,康熙親政之後,開始謀劃撤三藩。這可是要革掉吳三桂的命,雙方兵戎相見。開始戰役對吳三桂極其有力。一方面吳三桂是武將出身,善於用兵,手下兵士都是多年追隨的鐵桿,萬衆一心。另一面,經過幾十年的舒服日子之後,八旗兵已經嚴重墮落,戰鬥力直線下降。
吳三桂快速佔領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與清廷對視多年。可他爲何難逃慘敗的命運呢?
一、戰略上嚴重失誤
吳三桂佔領湖南、湖北、貴州、江西之後,他犯了嚴重的戰略錯誤。衆所周知,雲貴在當時並不是土地肥沃之地,吳三桂的藩鎮,需要清廷大面積的給養。所以,從財力上,他沒有做持久戰的資本。
在這種情況下,吳三桂佔領長江以南,應該立即揮兵北伐,就像當初明成祖朱棣靖難一戰的戰略一般,孤注一擲,不計較國土得失,直接打到北京城下。當時,康熙皇帝還年輕,朝廷之內主戰與主和兩派僵持不下。吳三桂北進,必然會打亂清兵的部署和戰鬥決心。若是攻下北京城,也並非是天方夜譚。
即使吳三桂沒有爭奪天下的決心,也應該立即沿江而下,如天平天國以後做的那樣,佔據江浙這個全國最富裕地區。一方面可以確保自己的給養,一方面也打斷清廷的糧食和財稅,到時劃江而治,也並非不可能。
但是,吳三桂呢?他既沒有朱棣的雄心,也沒有佔據江南的眼光,在關鍵時刻,還想與清朝劃江而治,大軍停滯不前。爲自己慘敗埋下禍根!
二、殺錯一個人埋下致命傷
天下人都可以打出反清復明的大旗,但唯獨吳三桂缺乏舉起這個大旗的基礎,更沒有人相響應。
吳三桂當時爲了陳圓圓,引清兵入關,導致中原地區被清軍的鐵蹄蹂躪。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慘案不時發生。可以說,在當時知識分子心中,吳三桂是第一號賣國賊。所以,他打出反清復明的大旗,根本就不能凝聚民心,更在中原響應者寥寥。
更可悲的是,吳三桂還親手殺死了,南明的永曆皇帝朱由榔。吳三桂若是把朱由榔放掉,還可能獲得明朝遺老遺少的諒解。但是他親手拿弓弦勒死朱由榔,就等於絕了與明朝遺老遺少合作的路。
所以,吳三桂振臂一呼,響應者寥寥。除了他的老部下王福臣,幾乎沒有人相應。吳三桂豈能有不敗之理!
三、三藩不和
吳三桂起兵反清,雖然另外兩藩是支持的,但是卻各懷鬼胎。甚至,廣州的尚可喜早就表示支持撤藩,不過是兒子的挾持下,不得不起兵。
但是,他們反清的目的,與吳三桂是不一樣的。吳三桂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做皇帝。可是另外兩藩卻是,與清廷待價而沽,博取繼續就藩,世襲罔替。繼續當割據一方的逍遙王爺。
所以,無論是廣東方向,還是福建方面,都沒有真正揮兵北進。給予清廷有力的打擊,與吳三桂共進退。
特別是吳三桂稱帝以後,他們更是與吳三桂分道揚鑣。原來是兄弟,現在你稱帝了,我們幹什麼,還當王爺麼?另外兩藩對吳三桂及其不滿!
三藩不和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吳三桂兵力不足,沒有能力繼續北進。上一段講了,吳三桂沒有朱棣的魄力,沒有孤注一擲,最終與清廷打起消耗戰,失去另外兩藩支持的吳三桂,豈能有不敗的道理?
四、經濟原因
在當時,雲貴地方貧瘠,財力有限,根本禁不起持久戰、消耗戰。可當時吳三桂打的就是持久戰,面對舉國之力迎戰的康熙皇帝,戰線拉得越長,吳三桂的短板就越突出,就會敗得越慘。
最終,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后,吳三桂在衡州一命嗚呼。
參考資料:《清史稿》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