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于世,都希望活得幸福无忧,轻松自在。可现实常常会一地鸡毛,一身疲惫。

但,有几种人却是特例,不仅活出自我,还觅得人生的真滋味。


01

心思简单的人

人活着从某种意义上说只两件事是必须的:忙时,清醒做事;闲时,糊涂做人。

前者保证工作效率,不出错或少出错;后者保证为人处事,能圆融。

几年前,小区内有两位阿姨相继查出患了乳腺癌,一位阿姨耳聪自明,出来进去听到别人的议论声,整日忱烦恐惧,不到半年就去世了;而另一位阿姨,也出来进去,可他心态好,不在意,整天想着怎么活对得起余生,该吃吃,该笑笑,偶尔会参加个聚会,一来二去,大家都忘了她是个病人。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呢。

心简单就是凡事不较真,有一定的留白空间,处身于合适的位置,从而深浅得当,远近适宜。

02

懂得合作的人

没有人若孤岛般存在,谁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做生意,学得会让利,才有人来合作,共同创收,或许短期内见不到效益,但长期远观必是双赢局面;在单位,以大局为重,不争浮名蝇利,才会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付出;对家人,多包容和体谅,多分担和心疼,才有笑语欢声,家和业兴;对友人,少苛求,多理解;雨同伞,冬与炭,才有真情回馈,清时不孤。

人生本就是半梦半醒间,付出什么才得到什么,计较什么终失去什么。没必要事无巨细,累心,累己。适时让一步,宽三分,皆大欢喜。


03

收放自如的人

所谓高人,不过是心里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懂分寸,知其长而守其短,知其白而守其黑。

唐时郭子仪,战功卓著,儿女众多,不仅娶了公主为儿媳,还能让皇帝信任有加,实在与他的为人处事有莫大的关系。

典型一例:奸臣鱼朝恩趁郭子仪外出平乱,把郭子仪家的祖坟挖开,让其祖先暴尸荒野,郭子仪竟然“糊涂”的把祖坟被挖归结为天谴,让唐代宗及京城的百姓虚惊一场。难怪他死后,皇帝将他的坟墓增高十尺。

历来,鸟尽弓藏,而他却活成了例外。不仅保护了家族,扬名立万,还守护了大唐四代江山。

正如郑板桥所云:放一著,退一步,图后来报。一时聪明,解决的是眼下问题;收放有智,则赢得整个人生。


04

知足常乐的人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这何尝不是我们的人生?广厦千间,七尺而眠;金银无数,一日三餐。只要心安体健,多少都是亮瓦晴天。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欲望太盛;人心本不累,累的是求索太多。该放的放放,应舍的舍舍,会多很多欢乐。不慎不怒,不怨不艾,才更体会生活的丰富与多彩。


综上:人生不满百,何怀千岁忧?

遇事看得淡些,少了攀比与计较;对人看得远些,多了感恩与珍惜。临财,让一让;对利,让一让。风也含香,雪也诗意,生活一路阳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