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說:是利用技術圖形分析來預判大盤指數是否見底。這裏頭的技術當然包括了K線技術,所以,K線依舊是基礎。

關於技術圖形分析,纏論裏有位大師一語道破天機,他認爲技術圖形的核心:走勢終完美。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你翻過這一段歷史,最後回頭來看,你會發現所謂的股價走勢,一切都是按照教科書般的走勢來完成的。當然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走勢最終完美,但是過程並不完美。

比如此刻,你認爲大盤見底,然後你殺入抄底,結果本週又跌了10%,之後開啓上漲。等到一個月後回頭看看,判斷是正確的,圖形也是完美的,走勢也是符合各種技術分析的,但是你虧了10%。

到個股上,也是一個意思,君還記否,我曾3次推薦芯片半導體板塊的過程嗎?

引申到實際操作的方法上,就是:通過技術分析,去預判未來一段時間最可能的走勢,不斷試錯買入,錯了,及時止損,對了,喫肉。

不要以單次的成敗論英雄,或者因爲單次的輸贏去評價一個交易系統,這個思路,已經不止一次的告訴你們了。

以下開始今天的正文。

確認一個底部,需要三個步驟。第一步,左側圖形預判,第二步,中間調整階段,第三步,右側圖形確認。

一、左側圖形預判

指數在之前運行歷史過程中,任何一個有效支撐位,都是理論上的左側企穩點。當股價接近這些歷史支撐位的時候,需要重點去觀察走勢如何運行。

不過這個支撐位,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

說說明顯的,典型的有趨勢行情中的上升或者下降趨勢線支撐,震盪行情中箱體下沿線。

上升趨勢中的支持位:

下跌趨勢中的支持位:

震盪行情中的支持位:

再說不那麼明顯的。

2015年股災2.0的時候,股價一路下跌,曾在一個箱體處暫時企穩,隨後發生股災2.0,跌破箱體下沿後,又跌穿年線的支撐,最終在很久之前的(2014年)的一個小平臺處企穩。

這個例子也很好的說明了文章開篇說的,技術終完美,好好感受一下。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左側預判階段,有兩種K線形態需要特別注意,這兩種K線形態的出現,會極大的確定出現的左側預判有效。

這兩種K線形態,是錘子線(也叫金針探底)和反包。這兩個K線的形態以及見底的信號特徵,請看之前的週末教學課程。這裏不再細說。

二、中間調整

指數經過第一階段的左側預判後,初步判斷是否有企穩預期,如果有,則進入第二階段,中間調整。

在這個階段,有幾種比較重要的底部形態:W底、V底、圓弧底。

1、W底形態

其主要特徵有:

1)要求低二個底部,需高於第一個底部。

2)該階段調整時間越長,則後續上漲的時間越長;

3)最好的量能是跌縮量,漲放量。

舉個例子:

2017年5月,上證指數即走出一個標準的W底,其中右側低點高於左側,且下跌時縮量,上漲時放量。當股價突頸線,且回踩頸線得到有效支撐,該時刻即爲確定性買點。

2、V底形態

V底形態其實基本就是錘子線(金針探底)和反包的K線形態。

3、圓弧底

圓弧底是幾種見底形態中走勢最弱的,經常說大盤在磨底,大概率就是指圓弧底。不過相對的,磨的時間越長,後續上漲的幅度越客觀。

其主要特徵,不知道怎麼描述,還是看圖吧···

2014年大牛市前,大盤即走了一個圓弧底。

三、右側圖形確認

在這個階段,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率的判斷,即底部已經出現,那麼剩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最終確認,以及尋找確定性最高的買點。

最重要的特徵,就是放量長陽,或者放量反包,或者放量突破。尤其是配合W形態、V形態、箱體等。

四、總結

在判斷指數是否見底,從技術圖形分析的角度,就是預判+確認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買點:左側買點和右側買點。

左側買點,就是在左側預判階段,在股價接近支持位時買入,此時買入後有破位的風險,但是一旦支持有效,則是最大程度的抄底;

右側買點,就是在右側長陽確認時,優點是穩,但是既然是右側買點,那此時股價已經上漲了一段時間,這一點不可避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