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省唯一一家地市异地孵化器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运营一年来,累计引进孵化企业36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技术研发、科技金融等培育培训活动12场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较好探索实现了“西安研发、渭南制造”模式,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市科技局充分发挥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作用,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现已拟对陕西聚泰新材料、西安赛隆金属材料两家企业进行首期各1500万元的基金投资,助推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省市科技部门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主动谋划厅市科技会商工作,聚集省市科技资源,聚焦当前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图为省市领导赴渭南高新区调研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渭南臻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复工复产情况。

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二十多年来一直扎根渭北农村开展设施农业、生物农业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努力把论文写在农业广阔天地上,取得显著成效。图为省科学院生物农业研究所研究员、省级科技特派员张锋在大荔县设施冬枣大棚现场向附近农户讲解温棚冬枣花期管理技术。

临渭区科技部门在区双创基地举办高新技术企业授牌仪式和培训会,用高新技术引领双创基地建设,鼓励更多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攻克技术难题,培育更多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大荔县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契机,积极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邀请中国农业雪缘园乡村规划研究与咨询中心相关专家、陕西省农业科技开发中心专家研究论证创建方案。

全省唯一一家地市异地孵化器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运营一年来,累计引进孵化企业36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技术研发、科技金融等培育培训活动12场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较好探索实现了“西安研发、渭南制造”模式,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图为孵化器运营公司为在孵企业组织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活动。

渭南日报记者 周海燕

“晒比拼超”活动是加快追赶超越的时代要求、实现年度目标的现实需要、提升对外形象的有力抓手。自市委安排“晒比拼超”活动以来,市科技局以硬朗的作风保障“晒比拼超”活动,铆足撸起袖子的干劲、紧盯不放的狠劲、久久为功的韧劲、争创一流的拼劲、转变作风的严劲,推进各项工作向纵深突破,以实际行动奋力引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科技局超前谋划、积极作为,排查梳理成绩清单、问题清单和工作清单等“三项清单”,统筹推进多项重点工作。进行“晒比拼超”专项调研,走进企业厂房车间,统计符合高企申报条件的企业。我市今年首次将“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指标列入市对县目标责任考核当中。第一季度已有43家企业登记入库,开展的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初见成效。高企培育工作进展如火如荼,目前有11家企业符合高企申报条件,数量创历年之最。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3月份,从省政府传来喜讯,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同意建设白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文件,按照该文件规划,我市将新建设白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白水高新区)。白水高新区占地面积1.9078平方公里,园区依托白水苹果科技产业园、雷公循环经济产业园和白水县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将重点发展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果业智能机械制造产业,辐射带动智能物流、智慧旅游、新材料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建成后,白水高新区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提升渭南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富平、蒲城、韩城、白水陕西省省级高新区4个,形成了“1带4”的高新区同步发展格局,即1个国家级高新区带动提升4个省级高新区协同发展。4月份,市科技局快马加鞭未下鞍,深入渭南国家级高新区和富平、蒲城、白水省级高新区调研,明确高新区定位排名,确定追赶超越目标,力争我市高新区在国家、在省内提升位次,提高排名,发挥高新区对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带动作用。

厅市合力,再创辉煌。自2013年以来,省科技厅与渭南市政府首次建立厅市会商工作制度,7年来,我市得到了中省诸多项目、资金和人才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如今,厅市会商已向纵深发展,成为提高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等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逐渐成为我市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创新型人才、推动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3月25日,省科学技术厅与市政府新一轮厅市科技工作会商会议召开,厅市会商机制的建立,为推进我市“双创”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打开了新路子。建立厅市会商制度,围绕厅市会商具体工作任务,征集、推荐了25个重点项目,并推动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创新型渭南迎来“黄金时代”。

科技推动复工复产,精准发力“六稳六保”。市科技局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招商引资功能,目前已举办了三期企业入驻评审会,来自西安、山东、深圳等地25家企业参加,14家企业通过评审,11家企业入驻,涉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为减轻疫情对孵化器入驻企业的影响,推动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市科技局减免孵化器入驻企业2月份和3月份房租共计31万元,确保入驻企业不掉队,扎实做好“六稳六保”。

对外交流与人才引进双向并举。市科技局组织我市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科技部“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4项,目前已经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同时开展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和创新创业团队培育工作,经过前期摸底调研,已经确定引智示范推广基地重点培养对象1个,创新创业团队重点培养对象1个。

下沉科技人才力量服务基层。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经过深入调研,推动我市“星创天地”建设提挡升级,确定临渭区猕猴桃产业园、华阴市华山居两家企业作为培养对象,申报省级“星创天地”,为农村创新创业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深受群众青睐,目前,全市501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已覆盖307个村,覆盖率达到61%,本月底前将达到全覆盖。

政策合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科技局充分发挥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作用,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现已拟对陕西聚泰新材料、西安赛隆金属材料两家企业进行首期各1500万元的基金投资,助推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在推动技术合同交易工作中,计划5月份开展我市第三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2000余万元。

“晒比拼超”活动开展以来,市科技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拼干劲找差距,超先进找方向,不断提升全市科技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科技硬核支撑,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科技力量。

市科技局与渭南科创基金团队一同考察域内科技型企业,了解企业资金需求,开展定制金融服务,探索投贷联动机制,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的渭南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产业园项目近日开工建设,主要建设4栋大体量双层工业厂房,全力打造我市专业化办公与制造业承载平台,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再添新措。

陕西森凯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山西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相关专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细胞资源存储和再生医疗生物技术研发转化工作。图为该公司克服疫情影响迅速复工复产,安排研发人员监测细胞的程序降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