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儘管已經成爲全球最貴CEO,身家超越孫正義、默多克、馬斯克等人,還買下美國一家百年大報,但對於黃馨祥來說,最大的野心仍是攻克癌症。90年代末,黃馨祥先是收購了一家瀕臨倒閉的仿製藥公司名爲美國製藥夥伴,主營非處方藥業務,在讓這家公司起死回生後,又利用公司利潤組建了阿博瑞斯生物科技公司,進行抗癌藥物紫杉醇納米制劑的研究。

作者 | 市界 可楊

編輯 | 朗明

如果搜索“華裔首富”,會同時出現兩個名字,黃馨祥或是陳頌雄,但事實上卻是同一個人。

5月16日,一家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的醫療公司索倫託聲稱發現了一種抗體,能夠在4天內在人體建立起防禦機制,隔離新冠病毒並將其排除體外。而這家公司背後的投資人,正是華裔首富黃馨祥,這一則消息,再次又將黃馨祥帶到了公衆眼前。

全球最富醫生、華裔首富、洛杉磯首富,都是黃馨祥身上的衆多標籤之一。他出身貧寒,父親只是一個普通中醫,但他卻在少年時代就展現出了自己的醫學天賦,並在90年代成功研發出一款抗乳腺癌藥物,開始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財富帝國。

儘管已經成爲全球最貴CEO,身家超越孫正義、默多克、馬斯克等人,還買下美國一家百年大報,但對於黃馨祥來說,最大的野心仍是攻克癌症。


“全球最富醫生”

中醫鋪裏走出,曾給美國副總統兒子治病

血液學家史蒂芬·尼莫曾經評價黃馨祥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外科醫生” ,願意承擔最棘手的病例,“幫助人們是他的天性”。

1952年,黃家的第5個孩子黃馨祥出生在了南非。黃家父母原是廣東臺山人,二戰期間輾轉逃難到了南非,開了一家中醫鋪維生。由於南非姓名採取前名後姓,結果黃馨祥的名Soon-Shiong被誤當作姓,後來他將錯就錯給自己取了英文名Patrick Soon-Shiong。他曾和同樣是華裔的妻子米歇爾·陳建立了名爲“Chan Soon-Shiong Family Foundation”的家庭基金會。不料被中文媒體把“Chan Soon-Shiong”音譯爲中文“陳頌雄”,當作了他的名字,不過他本人也從未對此糾錯過。

二戰前後是種族隔絕的非常時代,黃家人在南非的生活也並不順遂,黃馨祥幼童時起就每日早起到大街小巷賣報。不過 ,貧苦生活也沒能隱去黃馨祥的醫學天賦,16歲高中畢業後,黃馨祥就考上了南非著名的金山大學醫學專業。

23歲的黃馨祥順利取得了醫學學位,在當時近200名畢業生中排名第4,優異的畢業成績讓他成功在嚴重的種族歧視下贏過了一衆白人,得到了進入南非約翰內斯堡綜合醫院實習的機會。

在那裏黃馨祥遇到的第一個病人是一個得了鼻炎的南非白人,走進診室時他發現醫生是一個黃種人,曾一度拒絕黃馨祥給他看病,但最終仍是黃馨祥治好了他的病,此後他總是和身邊需要看病的朋友推薦:“找那個中國人,一定要讓他給你看病。”

黃馨祥自己並不排斥這樣的質疑,許多年後他再回憶起這件事時曾表示:“當別人否定我能力的時候,那便是我人生中最激動的時刻。”

實習結束後,由於南非政局動盪,黃馨祥又留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邀請他進行駐校科研,至此黃馨祥開始了他的“美國夢”,在美國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之後,黃家舉家搬往美國洛杉磯。

到了美國的黃馨祥,開始在醫學領域大展拳腳。

起初,黃馨祥只是一個普通的外科醫生,他第一次出現在公衆眼前,是在1993年,他首次把糖尿病療法運用於人體試驗,成功對一位糖尿病人進行了胰腺細胞移植,這樣的新鮮療法曾經轟動一時,也讓人們第一次聽到了這位華裔醫生的名字,不過這次療法並沒有真正成功,幾個月後,病人又重新恢復注射胰島素。美國糖尿病協會主席還曾質疑他是“胡說八道”。

不過黃馨祥也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堅持研究糖尿病藥物的同時,也開始攻克癌症,在這之後,黃鑫祥先後獲得了50多項專利,其中包括食品藥品監督局批准上市的治療乳腺癌的藥物,同時還創辦多家制藥公司。

2014年時,黃馨祥曾受邀爲美國副總統拜登的兒子治療腦癌,儘管最後拜登的兒子仍不治身亡,但黃馨祥卻更加決心致力於攻克癌症,2016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發起尋找癌症治癒療法的“登月計劃”,拜登擔任該計劃的負責人,黃馨祥則是計劃的積極支持者。

在這期間,黃馨祥還宣佈了自己的“登月計劃”,發起成立了全美免疫治療聯盟(NIC),包括Celgene、Amgen等衆多生物醫藥巨頭以及大學實驗室、研究院均加入了黃馨祥的計劃中,而他的目標,則是讓癌症不但可以治療,還能像打種流感疫苗一樣可以預防。

“華裔首富”

身家逾800億,還買下美國百年老報

黃馨祥財富的起點,是一款抗乳腺癌藥物。

90年代末,黃馨祥先是收購了一家瀕臨倒閉的仿製藥公司名爲美國製藥夥伴,主營非處方藥業務,在讓這家公司起死回生後,又利用公司利潤組建了阿博瑞斯生物科技公司,進行抗癌藥物紫杉醇納米制劑的研究。最終該公司成功研發出一種熱銷的抗乳腺癌藥阿博瑞斯(Abraxane),並在2005年獲批用於治療乳腺癌,這也是全球首個獲批的無溶劑型紫杉類化療藥物。

該藥成功上市後,黃馨祥的公司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頗受資本市場青睞。但就在公司風頭正盛之時,黃馨祥大膽決定,將公司賣出。

先是在2008年,美國製藥夥伴公司被德國Fresenius SE公司以56億美元的價格買下,兩年後的2010年,他又以29億美元的價格把阿博瑞斯生物科技公司80%股份出售給Celgene公司,通過交易,黃馨祥也成爲了Celgene的最大個人股東,並且每年可以從Abraxane的銷售中收取高昂專利費。

一通資本運作後,黃馨祥輕鬆獲得了約85億美元,約合607億人民幣的身家。

此外,黃馨祥還投資10億美元創立Nantworks,一個由9家醫藥公司組成的“生態系統”,在這9家公司裏,黃馨祥則均擔任CEO職位。其中,醫療基因診療公司NantHealth於2016年上市,免疫抗癌療法公司NantKwest則在2015年上市,兩家公司的最新市值總計逾60億元。

根據彭博社的薪酬統計指數數據顯示,2015財年黃馨祥僅從NantKwest就獲得了高達3.297億美元的薪酬,爲全球年度最貴CEO。在2016《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上,黃馨祥以119億美元(約合800多億人民幣)身價居全球第81位,孫正義、默多克以及馬斯克等人均排在其後。“全球最富醫生”、“華裔首富”的標籤多年來,也一直貼在黃馨祥身上。


黃馨祥涉足的也並不止醫藥領域,2011年,他從“魔術師”約翰遜手裏買來NBA湖人隊4.5%的股份,對於此次收購,黃馨祥自己給出了理由則是:我喜歡籃球就買了。2016年,他更是買下了論壇出版公司7050萬美元的股權,成爲論壇出版公司的新副主席和第二大投資者。該公司旗下有《洛杉磯時報》和《芝加哥論壇報》。

在黃馨祥買下《洛杉磯時報》後,《華盛頓郵報》曾對此事做出報道:“作爲洛杉磯最富有的居民之一,黃馨祥成爲拯救美國一家大報的最新一位億萬富翁。”而黃馨祥對於自己買下在當時以及盈利困難的報社一事時則說,作爲中國移民後代,他在種族隔離時代的南非長大,深知新聞自由的價值,報紙是“公信力”,他想要保護報紙及其後面的公信力。

經歷一番周折買下兩家報社的黃馨祥,在給《洛杉磯時報》讀者的信裏寫:對我而言,這是移民美國夢的高潮。

越是名人,面臨的爭議也就越大,黃馨祥也並不例外。

黃馨祥的哥哥一直聲稱自己曾經投資了500萬美金給黃馨祥創辦第一家公司:VivoRx,但黃馨祥卻非法挪用了這筆投資轉做了開發Abraxane的公司,但卻不在Abraxane給他們任何利益。由於討要這筆投資收益一直無果,他開始痛斥黃馨祥“背叛、自大、貪婪、自我膨脹”並把黃馨祥告上法庭,而黃馨祥始終否認這些指控,堅稱根本沒有收到過這個投資。最終,黃馨祥贏了官司,但兄弟倆也不再往來。

此外,在他發起自己的癌症治癒計劃後,由於他名下的公司明明參與計劃並且有償提供藥物和基因測試,但費用卻要有關保險公司負擔,也被人指責他是變相地爲自己謀利。

在黃馨祥加入了比爾·蓋茨夫婦發起的“捐贈誓言”計劃,承諾在逝世後至少捐贈一半身家給慈善事業後,他是華裔卻未曾給中國捐款的行爲也讓他面臨頗多指責,近兩年,曾有自媒體撰文稱,黃馨祥給美國捐了三百億,如今破產想回國,但始終未被坐實。

“聰明,有時有爭議的傢伙”,拜登對黃馨祥的這個評價,或許是最爲貼切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