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作文是孩子們作文生涯中的一大難事

同樣,景物類的閱讀理解更是讓孩子們叫苦連天

寫景作文已經很難了

爲什麼還要有景物類的閱讀理解?

這個讓孩子們唏噓不已的寫景文章到底是什麼呢?

寫景文章我們也可以稱爲景物文章,是以描述地理環境、山川風貌、名勝古蹟爲中心。

例如語文課本中,有《火燒雲》(三年級)

還有《記金華的雙龍洞》(四年級)、《威尼斯的小艇》(五年級)、《山中訪友》(六年級),幾乎每冊語文課本中,都有一個單元是寫景文章。

由此看來,學會分析景物類文章是孩子們的必修課

小露姐姐整理出了分析寫景文章兩步法

第一步

首先應讓孩子分清文章類型

一種是整篇文章都是在寫景,像這類文章,就是客觀地反映所描繪景物的狀態、特點以及作用

另一種則是通過景物描寫來抒發思想感情,叫“借景抒情”,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山中訪友》。

第二步

然後應該讓他們注意:

01丨抓景物特點

在孩子閱讀此類文章時,應當提醒他們要學會抓住景物的特點。

與此同時,還應抓住作者描繪景物的寫作順序。

例如:

A、空間順序

空間順序是按照空間位置的轉換進行描繪景物的,通過掌握景物的位置變換順序,去了解景物不同空間的特點。

B、時間順序。

例如寫一個地方的一年四季的變化,也屬於時間順序。

在閱讀時,讓孩子注意這些能夠表示時間的過渡詞語、句子或者段落,這是文章中的突破點

掌握了不同的時間節點,才能很輕鬆的分析出各個時間裏景物的特點。

C、按觀察的先後順序。

《記金華的雙龍洞》就是按作者所見到的先後順序展開敘述的

這種順序可以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心路歷程,在作文中也可以借鑑這種寫作順序。

02丨體會修辭手法

在寫景文章中,作者爲了將內容描述得更加生動、形象,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通常會用到一些修辭方法:

A、擬人。

把所要描述的景物直接當作人來進行敘述,通過賦予它們動作、語言等,來反映景物的運動過程,以此來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

B、對比。

把兩個不同的景物,或者這個景物的兩個不同方面,進行對比描寫,形成反差,爲的是突出想要描寫的景色。

C、誇張。

著名大詩人李白曾寫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流傳至今仍膾炙人口,靠的不僅是詩人優秀的筆墨,更有巧妙的修辭手法蘊含其中。

除了列舉出的這三個,寫景文章中的修辭手法還有很多,都需要讓孩子仔細去發現、去分析、去體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