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革命先驅中山先生爲廣東香山人,得鄉誼之便,早期追隨者廣東籍人士衆多,三水人更是其中代表,如人稱孫中山“師爺”的鄧慕韓,就是三水白坭清塘村人。很明顯,本件是寄給守衛中山陵的警衛,而這個梁英先生,相信與三水範良一樣,亦是衆多追隨中山先生左右的廣東籍人士。

中山守陵人 圖文/麥國培

革命先驅中山先生爲廣東香山人,得鄉誼之便,早期追隨者廣東籍人士衆多,三水人更是其中代表,如人稱孫中山“師爺”的鄧慕韓,就是三水白坭清塘村人。

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三水人一直追隨着中山先生,陪伴左右,如三水樂平塘邊村人範良,是孫中山先生的最後一位侍衛長。1929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的靈柩移放到中山陵,範良就是抬棺的8個衛士之一。至建國後,範良一直是中山陵管理委員會成員,專門負責維護中山先生陵墓,一生追隨中山先生左右。

除了三水人之外,還有數之不盡的廣東追隨者,可見廣東人之革命及執着精神。

以下是一件廣州五眼橋秀水市1947年5月8日寄出的航平,經廣州同日中轉,收件人及地址是:南京中山門外陵園拱衛處第二中隊內梁英先生收。

本件貼了孫中山像郵票兩枚,郵資共250元,正是平信100元+航空150元的總和。

很明顯,本件是寄給守衛中山陵的警衛,而這個梁英先生,相信與三水範良一樣,亦是衆多追隨中山先生左右的廣東籍人士。

五眼橋是廣三鐵路的第二個站點,屬於南海縣,本件經“貝底水”郵局寄出,這個地名相當有趣,而郵件從這個郵局寄出亦很罕見。

到了新中國時期,廣三鐵路站點減少,五眼橋車站在歷史長河中消失,僅剩下附近的“三眼橋”站。

本件貼中山郵票,寄中山陵園,亦是一個有趣的巧合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