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2日,在柳云龙超话“柳云龙影迷会”发布了这样一则微博:近期柳云龙与某女演员合拍了广告片,女演员“吐槽”本以为在时尚广告里被拍成仙女,没想到自己连同柳云龙被拍成了“仙爷爷”与“仙婆婆”。

近期在柳云龙超话活跃起来的柳云龙本尊,也来打趣自我评论:“河北水稻种植基地技术员来了”,配图是久未露面的柳云龙戴着一顶草帽,眼神如炬目视前方,双手悬于胸前碰在一起,一朵修饰的小红花,恰好遮住了手中之物,不免令人浮想联翩。

从柳云龙打趣的文字与配图来猜测,难道是柳云龙在拍摄有关农村的新戏?柳云龙在剧中饰演水稻技术员?鱼乐泉以为这一切都是铁柳的猜测,这一切都是本就爱开玩笑柳云龙的打趣。

按照鱼乐泉对柳云龙的了解,柳云龙不大可能会接农村题材的戏,因为柳云龙最为钟情的题材就是谍战剧。谍战是“谍战教父”柳云龙驾轻就熟的领域,也是令他最为大放异彩的利器。

君不见,完美英雄主义的《暗算》,与众生皆有信仰的《风筝》,这两部谍战作品,充分把柳云龙创作谍战影视剧的才华展露无遗。故而,眼光雪亮的观众更是对柳云龙的谍战作品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恋人,望穿秋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云龙的谍战作品,令人上瘾,令人回味无穷,令人成为阳光、空气、水、食物之生存四大必需品之外的第五大生活必需品,换言之,柳云龙的谍战作品,成为部分铁柳精神世界的支柱,少之无趣,缺之无味。

既然柳云龙的谍战作品这么有魔力,那么柳云龙的谍战作品应该大行其道,广受欢迎才是,但现实是柳云龙的作品很受铁柳的喜爱,但是柳云龙的作品却往往命运多舛,令人叹息复扼腕。

迄今为止,柳云龙最为打动人心的作品,当属《风筝》无疑。

《风筝》最大的艺术魅力在于:故事承载人性之厚重,人性反哺故事之丰美。故事与人性相辅相成,水溶交融,不能分割,浑然一体,这就如某些铁柳之所以对柳云龙痴痴爱慕念念入魔一样,柳云龙的演艺才华与儒雅帅气的外表还有他低调务实的“清流”之风,哪一样割裂开来都不会成就气质独具、魅力独具的柳云龙。

柳云龙的气质独特,正如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风筝》。

一部《风筝》,写尽人生的无奈与悲楚,在信仰与使命外衣下,人性真善美的光芒,格外耀眼生辉,令人感慨,令人流泪,更令人久久无法释怀,从而背负一生的《风筝》情怀,每每想起《风筝》中的任何一位人物,都会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人性的尊贵不可侵犯。

如此一部厚重如山、宽阔如海、浩瀚如星空的《风筝》,本应大火特火的童叟皆知,世人喜欢,然而《风筝》却在反反复复的修改删节中,从剧本创作到最后的播出,耗时近10年的时间方才与大家见面。

如此艰难面世的《风筝》,也仅仅在卫视平台播出一轮,就再无重播的机会。何也?《风筝》的思想光芒太盛,故而《风筝》在卫视一轮游之后,再无重播的机会。

《风筝》是柳云龙倾注无数心血的“孩子”,它也是很多《风筝》人念念不忘的一部作品。

5月22日,在《风筝》中出演赵简之的演员刘名洋在其社交平台发了一则“考古贴”,一幅幅配文的图片记述了作为《风筝》人的心路历程,其中的一则是这样说的“……整整五个月,我们所有演员见面,不是聊剧本,就是讨论表演,各种对戏,生怕第二天实拍自己掉链子,谁要是忘词,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是个学生,欠缺的太多太多……”

是的,《风筝》的魔力太大了,《风筝》人也的确不是把《风筝》当作一般电视剧,为了片酬而匆忙演完的敷衍了事,而是倾尽全部的热情,当作各自艺术生命征途上的磨砺与升华来全力以赴,此一次,《风筝》人不是为片筹谋,而是为艺术拼搏。

为《风筝》片中的角色拼一次,为艺术的梦想活一次。

今生做过《风筝》人,无憾踏足影视圈。

《风筝》人高君宝的饰演者裴兴雷,也在柳云龙令人心咯噔一下的“再见小裴”的“歧义”文字中,再一次走进铁柳的视野。

裴兴雷也把《风筝》看作是自己艺术生涯里很重要的一部作品。说完了《风筝》,大家很容易联想到柳云龙另一部还未播出的谍战剧《胜算》。

柳云龙监制与主演的谍战大剧《胜算》,本来在2015年就拍摄完毕等待播出,却因为种种原因,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延迟播出。

至于《胜算》被一而再延迟播出的原因,大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有柳云龙深度参与的谍战剧,其思想性与艺术性肯定不会肤浅,而这种不肤浅,肯定得修改,因为深刻的东西,会令人思考,导致令人不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句名诗适用于艺术坚持的柳云龙,也适用于柳云龙深度参与的谍战剧,故而柳云龙不可能放弃谍战剧去接拍农村剧,更不可能为了让自己谍战作品顺利过审,而肤浅敷衍,如若那样,他就不是我们看到的“清流”柳云龙了,故而对于柳云龙的《胜算》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延迟播出,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好饭不怕晚,好剧何惧等?《胜算》 望穿秋水,《风筝》温故常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