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文斌
有水的地方就有橋,有橋的地方就有村莊。
檢槽在雲龍縣的北部,境閃山高谷深,茂林修竹,森林覆蓋率達74%。良好的植被孕育了衆多的河溪,有檢槽河,麥園河,文興河,清水河等。溪河之上,白族先人建造了各式各樣的橋,有風雨橋、石拱橋、石板橋、獨木橋、木板橋,以前還有藤橋,不過因維護較難,已被其它橋樑取代。
檢槽 摘自檢槽鄉志 估約2011-2013年拍攝
最具特色的當屬風雨橋。因檢槽河較寬,風雨橋多坐落在檢槽河上。沿檢槽河往上走,依次有檢槽風雨橋,小嶺風雨橋,街子房風雨橋,煉登風雨橋。在清水河上,還有一座小巧別緻的風雨橋——楊柳橋。
風雨橋的建橋方法是從河兩岸的石砌橋墩中層層架疊木枋,依次向河心延伸,就像伸出的兩支手臂,用這手臂撐起一座橋,所以又叫伸臂木樑橋。橋上覆蓋瓦頂,遠遠望去,就像一座水上長廊,也叫廊橋。橋的兩側釘有橋板,橋內巧妙利用兩側的吊柱和大梁各設兩排長登,負重之人到此可以很方便的放下揹簍,在此休息,行人可乘風納涼,又可遮風避雨,故名風雨橋。
清朗小嶺橋 摘自檢槽鄉志 估約2011-2013年拍攝
橋的兩側均有古柳繁茂,既能護堤,又能遮蔭。每當初夏來臨,綠樹成蔭,風雨橋則掩映在綠樹從中,半隱半顯,成一處美麗的風景,橋上涼風習習,是避暑納涼的好去處!
石拱橋則更多,有小嶺橋,雙龍橋,關帝聖君橋,守象橋,仁裏橋……這些拱橋或坐落在檢槽河上,或坐落於其它的河澗之上,像一條條玲瓏的的彩虹,靜靜地臥在檢槽的山水之間。
檢槽橋 摘自檢槽鄉志 估約2011-2013年拍攝
拱橋中最特別的是師井村的關帝聖君橋和煉登村的雙龍橋。關帝聖君橋跨度較大,在石拱橋上建了一座木質牌樓,又像是樓閣,兩頭各有橋坊,古色古香。雙龍橋是在橋面的南側,建有一高兩低的白族風格照壁牆,牆上留有兩道通口,還嵌有《修雙龍橋碑記》碑記所述此橋建於嘉慶十年,同時碑記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雙龍橋東北面的小河上還有一座石拱橋,兩橋相距不過十多米,默默的互相守望着。
關帝聖君橋 摘自檢槽鄉志 估約2011-2013年拍攝
這些橋樑是凝固河流上的藝術,是凝固在歲月長河中音符,見證着小橋流水人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白語茶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