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昭襄王手中必定有着白起的親人作爲人質。然而在長平之戰不久以後,白起就被秦昭襄王賜死了。

長平之戰,是戰國中後期秦國和趙國展開的一場大戰。在此次戰役中,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大軍,使得各國無不震驚。
按理說,白起爲秦國立下這麼大的功勞,秦昭襄王理應對他加官晉爵纔對。然而在長平之戰不久以後,白起就被秦昭襄王賜死了。
這裏就引出了一個疑問:長平之戰勝利以後,白起曾經要求繼續出擊,但是被秦王拒絕了。此時的白起應該已經能夠猜到秦王對自己有所顧忌,那麼他爲什麼不趁機擁兵自重,反而要回到秦國自投羅網呢?
秦昭襄王手中必定有着白起的親人作爲人質
戰國時期,人質的運用是十分流行的。在國與國之間,經常會採用互換人質的方式,以此來表達自己的誠意。而且通常情況下,這種人質的地位還不會低。比如楚懷王爲了贏得他國的救援,就曾經兩次派遣太子外出爲質。當時的人將這種人質統一稱爲質子。
這說明在當時,人質的概念十分流行。而白起從底層平民做起,依靠着軍功一步一步爬上大良造的位置。可以說他在軍中的威望無人能及。因此,秦昭襄王肯定是對他又愛又怕。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昭襄王以白起的親人爲人質就顯得不足爲奇了。
當時底層百姓們的觀念
在戰國時期,雖然已經處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的轉型階段,但是貴賤之分依舊十分嚴重。比如山東六國之中的封君制,其封君的對象依舊是那些宗親貴族。
因此,許多奴隸制社會的習慣依舊會被傳承下來。這種習慣,是刻在骨子裏的。也許這種習慣在貴族身上沒有多少體現,但是在當時的平民身上卻能找到。
忠君報國的觀念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在白起身上也必定有着這種觀念。這和白起當時的地位無關,純粹是思想層面上的枷鎖。白起再有才能,也只是體現在軍事領域,這種骨子裏烙印並不是他想突破就突破的。
白起崛起於微末,是秦王給了他這個機會。因此,他是不會造反的。士爲知己者死,這在當時是一句實話。
白起就算造反,也無路可走
當時的戰國領土,早已被以戰國七雄爲首的諸侯瓜分。長平之戰以後,哪怕是白起發動叛亂,他也無處可去。
秦國,他肯定是去不了的。白起的造反行爲肯定會激起秦人的激烈抵抗。趙國,更加指望不上。畢竟白起剛剛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大軍
至於其他國家,白起也攻打不了,畢竟白起一旦造反,就屬於無根之水。沒有後勤保障,哪怕白起再厲害,只要他國只守不出,那他也獲勝不了。
再者,當時的戰國全部是諸侯。他們之間的戰鬥不休,是因爲他們都是站在一個層次上面的。此時突然跑出來一個造反的將軍,必定會激起諸侯們的強烈不滿,甚至羣起而攻之。
結束語
長平之戰以後,哪怕白起知道秦昭襄王對自己起了猜忌,他也必須回去。因爲他造反成功的機會太渺茫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