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動畫片並不是洪水猛獸,相反它是很多人成長的夥伴,如果家長不好好監管,引導孩子,那麼帶壞孩子的不僅僅會是動畫,還有遊戲,小說等等,只有家長真正做好監護人的工作,小孩子才能夠健康正確的成長。而這樣的事情並不是頭一次發生,此前我們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類似的新聞,有些小孩子模仿動畫中情節釀成惡果,但家長卻忽略自己的監管不力,一味甩鍋到動畫身上,甚至還把動畫作品給舉報了。

原標題:6歲男童撐傘從5樓跳下致全身多處骨折,家長:肯定和動畫片有關係

近日,小編在網上看到了一則令人心痛的新聞,長沙一名6歲男童被家長反鎖在家中,因爲在陽臺上看到樓下的小夥伴們玩得很開心,所以這名男童便找來一把雨傘,然後撐開雨傘從5樓陽臺跳了下去。最後,男童被緊急送往醫院,醫生初步診斷爲失血性休克,全身多處骨折。

事後,醫生表示該名男童在掉落的時候,樹木和電線等東西起到了一定的緩衝作用,否則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隨後,記者採訪了男童的家屬,詢問他們男童爲何會用撐傘跳樓的方法,對此,家屬表示“肯定和動畫片有關係,不然6歲的孩子怎麼會想到拿傘跳”。

老實說,看到家屬說的這句話之後,小編是有點惱怒的。雖然撐傘跳樓的行爲有可能真的是模仿動畫片的,不過把鍋都甩給動畫片真的好嗎?家長把一個只有6歲的男童反鎖在家中的行爲難道就沒有問題嗎?

先不說跳樓這件事,一個這麼小的孩子被單獨鎖在家裏,他要是玩火,玩電那該怎麼辦呢?光從這件事來看,我認爲家長的監管不力和平時疏於教育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這樣的事情並不是頭一次發生,此前我們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類似的新聞,有些小孩子模仿動畫中情節釀成惡果,但家長卻忽略自己的監管不力,一味甩鍋到動畫身上,甚至還把動畫作品給舉報了。

在國產動畫之中,有不少優秀作品都曾經被家長舉報過,比如《虹貓藍兔七俠傳》《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等。不過話雖如此,有一點我們無法否認,那就是在如今這個時代,動畫片對於小孩子的影響的確非常大。

由於家長現在工作的壓力都很大,因此有時候他們會疏於對孩子的監管和教育,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讓孩子自己去看動畫片來消磨時間,而正是這種態度纔會導致出現那麼駭人聽聞的新聞。

不過問題來了,家長該如何處理孩子和動畫片之間的關係呢?

1.合理分配小孩子看動畫的時間

現在家長的壓力都很大,有些家長下班回家太累就把孩子交給電視,交給手機,但其實這樣是不正確的,長時間看動畫不僅會讓小孩子沉迷動畫,而且還會影響視力。正確的做法是給小孩子規定一個時間,防止長時間觀看動畫。

2.給小孩子挑選適合的動畫作品

隨着時代的發展,如今的動畫作品可以說是非常多,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動畫都適合小孩子,像那些劇情比較暴力或者血腥的作品是不適合給小孩子看的。我們可以給小孩子看一些科普類或者歌舞類的動畫,這樣可以讓小孩子掌握一些知識或者培養他們的興趣。

3.在小孩子看動畫的時候要對其指導

最重要的一點,在小孩子觀看動畫片的時候,家長要在一旁對其進行引導,比如動畫中有打架或者吵架的行爲,家長就能趁着這個機會教育小孩子。並且,家長還要給小孩子灌輸正確的觀念,假如動畫中有角色從樓上跳下來卻毫髮無損,家長就要告訴小孩子這種行爲的後果,避免小孩子模仿動畫組的情節。

動畫片並不是洪水猛獸,相反它是很多人成長的夥伴,如果家長不好好監管,引導孩子,那麼帶壞孩子的不僅僅會是動畫,還有遊戲,小說等等,只有家長真正做好監護人的工作,小孩子才能夠健康正確的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