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友 摄

玉溪高新区以项目为王抓投资

在加大投资加快发展工作中,玉溪高新区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项目为王、实干为要”工作要求,积极抓好当前项目投资和未来项目谋划。

当前,玉溪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库项目支撑不足,部分在建项目推进缓慢,原计划新开工项目有的没有实现如期开工建设。为此,玉溪高新区召开加大投资加快发展工作会,提出抓好投资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的目标任务。

注重运行调控,加快项目入库。一方面对在库项目抓好调度,确保九龙片区大数据产业园二期工程尽快全面复工,实现年度竣工,抓紧启动三期工程,年度计划投资2亿元以上。龙泉片区华电达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实现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年度计划投资4.5亿元;云南嘉科印刷包装项目已于一季度开工建设,年度计划投资2亿元以上;科研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年度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研和工业园区重点做好滇中(玉溪)粮食物流产业园、云南建投60万立方米绿色新材料等项目推进工作,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3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是加快项目入库,对九龙片区入驻一期标准厂房的亿基、听听科技、讯佳等9个项目,加快扶持资金拨付进度,目前已有6个项目入库资料上报到统计部门,美辰医疗、氧多多、智健医疗等3个项目在4月顺利入库。以上项目的入库将新增投资10亿元以上。

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南片区“退二进三”的金筑时代、中央悦府,九龙片区西美西、夜草、思达门业,龙泉片区天宇科技、联塑二期,研和园区金钱饲料等一批亿元以上投资的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今年,计划新增入库项目40个以上,总投资不低于60亿元,年度投资计划不低于26亿元。

积极抓实谋划,做好项目储备。“十四五”期间,拟重点实施云南玉溪新经济产业园、云南(玉溪)大数据及智能制造产业园、云南省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国家级(玉溪)数控机床产业基地等11个重大项目,估算总投资967亿元,为玉溪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潘泉 摄

红塔工业园区打响稳增长攻坚战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红塔工业园区通过强化资金保障、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做大做强建设投资公司等举措,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增长。

在土地要素上狠下“功夫”,最大限度盘活存量用地,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今年一季度,红塔工业园区新开工项目14个,计划用地800亩,包括年产3500辆罐式半挂车生产线项目242亩、活发小镇项目170亩、鲁玉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131亩等。为保证项目有序推进,促进建设用地由增量为主向盘活存量转变、由粗放用地向节约集约转变,园区狠抓建设用地征收报批工作,及时完善供地手续,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做到土地周周有进展、项目项项往前推。

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为园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深化加强与银行合作,争取债券资金,农行玉溪红塔支行已为园区玉昆钢铁、蓝晶科技、通力物流等3家企业提供了9200万元的贷款和授信。持续推进与富滇银行战略合作,为入园企业提供累计不低于15亿元的贷款授信额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园区资金的扶持力度,2019年争取市级以上扶持资金733万元、省级以上扶持资金20万元。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落地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和省、市、区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与研究,熟悉用好各项政策,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建立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好跟踪服务,全力推进专项债项目。2020年,投资2亿元的高压线搬迁项目、供排水项目、科技孵化中心项目、创业南路项目等专项债项目已完成申报并加快推进建设。目前,正在积极向区政府争取补助1000万元的项目资金,继续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储备项目的各项启动和申报工作。

加强要素配置,提升建设投资公司自身造血功能。落实做强做大公司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开展劳务派遣业务、广告服务、园区服务中心项目、承接园区管委会实施的市政基础设施代建等工作。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龚兖 通讯员:方冬燕

编辑:王鹏

校对:申倩

审核:徐凤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