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元末明初在民間有什麼傳奇人物,那非沈萬三和張三丰莫屬。沈萬三以家財萬貫聞名,而張三丰則以高深莫測的道士形象立世。且在金庸先生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和《神鵰俠侶》中,張三丰更是無人能出其右的武學奇才、抗元豪俠和武當派祖師爺。



可許是因爲金庸先生的這兩部小說太經典,其中的張三丰太不凡,所以有朋友反倒生出,這張三丰是不是純粹虛構的人物,的疑惑。


而關乎此,我們其實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張三丰確有其人,只不過真實的張三丰和金庸先生筆下的張三丰相差甚遠而已。



元定宗二年(1247,即南宋淳祐七年),天生"龜形鶴骨"之姿的張三丰在懿州(今遼寧阜新縣一帶)出生(有關其生卒年有多種觀點,本文取其中較爲流行的一種)。可在五歲那年,他突然患上眼疾,且久治不愈。所以家人無奈將其送到了碧雲宮做道士。結果時任住持的張雲庵對這個氣度非凡、自有仙風道骨的孩子喜歡得不得了。


張三丰便就此拜入其門下學習道法。



結果在成爲小道士不久後,張三丰的眼疾就痊癒。再加上他有過目不忘的天資和卓越的理解能力,因而接下來的數年求學生活他過得可謂是順風順水。若不是後來他因思念家人而離開道觀歸家,那他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自然而然地接了張雲庵的班。


然而張三丰還是歸家了,並在家中聽從家人的建議鑽研起了儒學,以預備在之後參與科考。可即便他在十四歲就成爲秀才,在次年就獲得了候補擢用的資格,但因爲志不在此,他最終還是沒有經科考這條路步入仕途。



元至元元年(1264,即南宋景定五年),張三丰離家前往元大都(今北京市境內)遊學,結識了時任平章政事的廉希憲。廉希憲覺得這個年輕人才學過人,便將他推薦爲中山博陵縣令。但因在志不在官,兩年後,張三丰趁着父親病重自己需要回家探望辭而掉了職務。


此次歸家,張三丰一待就是數年。且在這數年間,他日誦洞經, 習讀詩書,離俗世越來越遠,而離隱士越來越近。後來他還偶遇知音邱道人,與其談道論教,愈發堅定了對於道法的追求。故而在邱道人離開後,張三丰也收拾了家當,開始了自己長達二十多年的雲遊四方之路。



而在張三丰足跡遍佈大江南北,聲名傳遍四海的時候,新生的大明政權也注意到了這個仙風道骨的老道士。《明史》載,洪武十七年(1384)夏、次年春和洪武二十四年(1391)夏,明太祖朱元璋三次詔請正隱居在武當山的張三丰。且沈萬三、邱玄靖和張宇初等人也奉朱元璋之命親自進山邀請。但張三丰就是拒不出山。


後來明成祖朱棣也對張三丰拋出了橄欖枝。如果說當初朱元璋想要張三丰出山做官還是實在事,那朱棣又是送請帖,又是送香燭,甚至派數十萬人大興土木十餘年,在武當山爲張三丰建起"大明第一道觀"而只爲與其相見,那就着實有些讓人驚詫。



畢竟我們都知道,朱棣並非什麼道教狂熱信徒。若是張三丰爲他做了什麼事,朱棣給他一些賞賜是合適的。若是朱棣崇拜一位隱士,希望向其請教,那送些禮物,誠邀其一見,也是合乎情理的。但在張三丰還什麼都沒幹的時候就直接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武當山爲其修建一座大型道觀,就着實誇張了些。


大抵也是人們覺得這事一定有個起因,所以有人想到了有關建文帝失蹤的傳聞。



傳言建文帝在從宮中逃出後歸隱到了武當山,而張三丰此時也居住於此。所以朱棣不斷派人去邀請張三丰出山,其實也是在尋找建文帝的下落。而還有傳聞說,建文帝非常欣賞張三丰的的思想,崇尚武當派的教義,所以和張三丰私交很好。


在建文帝帶着傳國玉璽逃出宮後,張三丰也得知了建文帝和玉璽的下落。朱棣大興土木建立道觀,要麼是想借此與張三丰交換情報,要麼是想吸引建文帝自投羅網。



不過無論張三丰是否捲入了建文帝和朱棣的衝突,他雲遊四海一事都有武當山、寶雞、雲南和四川多地的遺址或史料佐證。且他數次被帝王邀請出山,卻始終拒絕的事,在《明史》和《皇明恩命世錄》等官方史料中也有載,所以也無需置疑。


如此我們也可以得知,金庸先生筆下那個反元的張三丰,雖以張三丰本人爲藍本,但二者還是有着巨大差距。畢竟,張三丰自己就是個元人,在拒絕明代帝王的書信裏也自稱是“元朝遺老”,哪會去反元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