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历史,在现代社会中有一定地位的国家,历史上都很注重教育。从古代开始我们的先祖就很重视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五千多年来纵然走了不少弯路,在整个探索和发展的路上能够保持积累和传承,及时摒弃糟粕,也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上至百家争鸣,下至万千学派,得益于祖祖辈辈的整理积累和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是世界民族之园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关于教育,更是可追溯到有文献记载的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历朝历代均有传承,并且增加本朝的优势,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涉及到教学的内容丰富,包含文武、礼仪、乐舞、天文、历法等众多方面,并且形成书面的记录,可供后世研习发扬。而除了教育本身的发展,历朝历代对教育和学习的态度也非常明确。上至荀子所著《劝学》中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后继《乐府诗集·长歌行》中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说法,东晋陶渊明有“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朝颜真卿《劝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韩愈《劝学诗》中“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宋朝朱熹《劝学诗》中有“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等,各大文豪均极力劝世人多读书,可见古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而今天笔者要讲的这句“鱼离水则身枯”,也是出自一篇古文,即《格言联璧·学问篇》,有道是“川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实际上这句话背后有着不可忽视的道理。但后一句更入木三分,读完长知识。


前两句其实很好理解,“川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是指在学习读书的书桌之上,不宜摆放太多的书,而在心中存在越多的书越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其实很忌讳读“杂书”,这里的杂书并不是指涉猎范围广,而是指一次读不同的好几本书。古人讲究读书“从一而终,终而复始”,也就是一次只读一本书,读完了之后再去读其他的书,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不是量大而质不足。而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要灵活,举一反三,在遇到事情或者有问题需要解决时,心中的知识点罗列清晰,有条有理,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后两句其实是类比,是说就像离开了水的鱼身枯而死,如果人不读书,神采也会黯然萧萧。将书之于人比作水之于鱼,如果人不读书,一方面从小获取知识的途径便少了很多,纵然有前辈言传身教,相比之下这种时间少很多,更多的时候是要靠自己读书来自学;另一方面抛开知识本身不谈,从小读书学习其实是学习一种认知,建立自己的三观,并且以这个三观为人处世,如果不读书,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建立的眼界,其实是很狭隘的,很不利于成年后在社会上于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和人脱节,和社会脱节,一块璞玉很可能被当作杂料而被丢弃一旁,于人于世,均是一种损失。


反观现代社会,近期由于疫情影响,大家都在家中隔离,多了很多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很多人在家里研究食谱,学习自己平时感兴趣但是没有时间学习的爱好技能,也是一种好学的体现,在此笔者号召大家,少一些娱乐至上,多一些读书学习,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境界,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