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来讲,电影《无双》的叙述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当下时空和被叙述的时空。当下时空主要以李问被香港警察审问为主要叙事内容,处于影片开端,被叙述时空则以李问的回忆为主。结合影片整体来看,我们不妨把被叙述时空的真实情况归纳于此:

李问祖上三代都以制造假钞为生,行规分明无一落网。但自己的父亲却在异国被其朋友坑害殴打致死,李问为了东山再起,在加拿大隐忍度日,一边靠卖假画为生,一边潜心组建团队制作新一版美钞,并倾心于隔壁的女画家阮文而不敢言。为造假币策划了加拿大公路抢劫油墨事件,并意外地杀了警察。在最终造出可以以假乱真的假币后,选择为父报仇,救下了只有一面之缘的秀清,并将秀清的容貌彻底改成了阮文之像。后因鑫叔破坏行规,被加拿大警方抓住把柄。李问纠结之下按行规处置了鑫叔,并设计杀害了加拿大警察。没想到的是,秀清终于知晓自己容貌的秘密,因爱生恨,将阮文及其未婚夫绑至酒店,试图让李问在她们之间做出选择。团队内讧之后,李问和秀清在泰国开始了逃亡之旅,但因李问执意要去找阮文,秀清愤怒之下出卖了李问,目送着李问被抓入狱。

什么是悬念?悬念是“利用观众(读者)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期待心情,在剧作中所设置的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即能够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进入剧情发展,从而达到饱和状态的欣赏效果”著名的叙事学家米克·巴尔曾提到:“悬念可由后来才发生的某事的预告,或对所需的有关信息的暂时沉默而产生”。如果《无双》严格按照上述正常顺序来叙述,这部电影就只可称得上是一部精彩的犯罪电影。但是《无双》将人物被捕入狱放在开头,调整了叙事顺序,对“后来才发生的某事进行了预告”。其次,罪犯李问在面对警方审问时,观众接收到影片最大的“暂时沉默”:主谋画家是谁?这就是影片开头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激发了观众的观看欲望。

还应该注意到的是,如果一味地抛出问题而不去解答,不仅不能维持悬念感,反而会适得其反。而提起观众兴趣的办法是在抛出问题的同时并开始着手解答某些疑问,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有所满足,同时又不失期待。就像前文所述,我们在第二场戏的时候就解答了第一场戏的疑问:他是谁?当我们得知李问的造假技术惊为天人时,这一部分就足以暂时满足观众的好奇,又不失对后事的期待。正如“大团圆结局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掌握了观众,观众会同您一起推理,接受不幸的结局,但条件是要在影片的主要部分有足够令人满意的内容。”通常,叙事的过程就是观众自我揭晓答案的过程,此时的悬念感才逐渐成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