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面最好是墊兩顆螺帽,把這個飲水槽再仰高一點 ,有一個傾斜角度,接水的時候就不會溢出來了。”在柱山鄉戈廠村,一個規模爲2個單元的生豬生態養殖場已經基本達到養殖條件。前不久,萬州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來到柱山鄉戈廠村養殖場,指導業主調試設備,確保每個細節的規範。

不只是在柱山,萬州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服務部經理羅東昇告訴記者,每一個家庭農場都有公司專業的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精細化的技術指導,保證每個細節都按照規範要求操作,才能保證生產運營達到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100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是我區有機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前提下,我區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在簽約的86戶家庭農場中,已經有31戶完成主體工程施工。

在九池鄉九池村,一個30個單元的生豬生態養殖場已經完成主體工程施工,正進行碳鋼網等設備安裝,以及附屬設施施工,預計7月底達到關豬條件 ,8月初儘量讓豬進場。

另外,公司的養殖託底,讓生豬生態養殖場業主喫上了“定心丸”。業主們只要按照規範化的養殖要求,把豬養大出欄,收取代養費就能獲得收益。

柱山鄉戈廠村生態豬養殖業主張大明說,“不用擔心飼料,藥品各方面,還有豬有什麼問題,他們公司都會支持幫助的,所以我們農戶跟他們合作養豬就不怕有什麼風險,沒什麼顧慮。”

按照區委區政府“一心六型”發展路徑,我區以發展百萬畝經果林、百萬頭生豬,實現產值“雙百億”爲抓手,培育山地高效型農業。我區引進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家庭農場”的合作模式,實施有機農業產業化100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在全區38個鎮鄉街道發展896個養殖單元。項目總投資25億元,將建設一個3800頭祖代種豬場,配套建設50萬噸飼料加工廠、200萬頭生豬屠宰暨食品加工廠,年出欄商品豬100萬頭。在養殖技術方面,引進廣西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低架網牀+益生菌+異位發酵”的養殖模式,將糞污轉化爲有機肥,實現無污染零排放。項目建成後,每年可以爲農業生產提供25萬噸有機肥,全部用於100萬畝經果林,既能提高農產品品質,又能真正實現種養循環、綠色發展。

截至目前,柱山祖代種豬場、高梁養殖示範場及部分家庭農場已經開始生豬養殖,31戶家庭農場完成了主體工程施工,其餘養殖場正加快推進施工進度, 按目前的修建進度,預計下半年將陸續有豬場達到關豬條件,並投入生產。

三峽都市報社全媒體記者 應鳳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