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高敬亭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可是我军著名的“游击专家”。在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开始长征后,高敬亭留下来坚持斗争。他创立红28军,率领一千余人在大别山区与数十万国军周旋,先后击败了敌人三任“清剿”总指挥,连虎将卫立煌也败在他手上。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高敬亭指挥的红28军无疑是最成功的,他们无比顽强地捍卫了大别山的革命旗帜,始终屹立不倒。


1937年,国共展开第二次合作,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成了新四军。高敬亭的红28军奉命组建新四军第四支队,部队下辖七、八、九团,共3100余人。在高敬亭司令员的指挥下,第四支队东进抗日,一路上连战连捷,不仅给予日军重创,还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此时,部队已经发展到了8000多人,实力居新四军各支队之首。

但令人惋惜的是,就是高敬亭这样一位战无不胜的骁将,最后却被自己人错杀了,年仅32岁。理由则是高敬亭拥兵自重,不听指挥,国共都已经合作了,他还不愿意把根据地让出来。客观来说,高敬亭在以前的游击战争因为长期远离组织,确实有些专断独行的作风,但他本人还是忠于革命的,枪决他无疑是一大错误。那么高敬亭去世后,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由谁接任呢?后来授什么军衔?我们接着往下看。


众所周知,新四军第四支队是高敬亭一手带出来的,里面很多战士都跟他在大别山区出生入死过。因此得知高敬亭司令员被错杀后,有2000多人想不通,最终脱离队伍。随后,第四支队进行整编,由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徐海东兼任司令员(后张云逸兼任)。整编后的第四支队除了原先的第七、九团,还加入了第十四团。至于第四支队的第八团,则组建成了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是罗炳辉。


后来兼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的徐海东、张云逸大家都不陌生。徐海东虽说后来因病缺席解放战争,但由于他前期的贡献,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援助中央红军,最终还是被授予开国大将,位列粟裕之后。

张云逸则是我党资深的老革命,参加过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北伐战争和长征。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张云逸也都贡献很大,建国后同样被授予开国大将。由此可见,若是高敬亭将军没有被错杀,活到授衔也是有机会授大将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