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記者這個職業並不是十分的安全,他也是有着危險性的,例如,戰地記者。這樣的記者,時刻將自己的命放在自己的腰上,要不然下一秒,可能就會在地上看到自己的腦袋,即便是要衝鋒陷陣,也要看時機,不要盲目地去衝鋒,要有自己的思量,生命第一,任務第二。即使得到了任務,丟了命這也是得不償失的。儘管說是危險與機遇並存,但是戰地記者的危險性還是遠遠大於普通記者的,就算要抓住機遇,前提是得有命。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記者就是,有一名海軍軍官專業來的戰地記者,他就叫盧宇光,他是一名鳳凰衛視駐莫斯科的首席記者,但是他的工作爲危險性非常的高,他需要報道一些關於戰爭和災難的事情。盧宇光曾經是一名海軍,但因爲熱愛文學,所以在專業的時候選擇了成爲一名記者,所以對戰場比較熟悉,不過在戰場上需要進行實地拍攝,和蒐集資料,這都是非常危險的,稍有不慎就會喪生。

在當時最震驚的要數蘇聯解體了,當年的蘇聯一下子就解體了,瞬間分裂爲十五個國家,在俄羅斯內,很多的地方發生了內亂,甚至是有一個叫車臣的共和國也要獨立,但是遭到了俄羅斯的強烈反對,車臣爲了獨立,毅然決然的發動了戰爭。俄羅斯因爲剛剛解體,所以戰鬥力下降了許多,導致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停止,而盧宇光就是在那個時候去了俄羅斯創辦了《華人報》,他抓住了這個機遇,希望能夠獲得成功。

戰爭總是突如其來的,就在車臣戰爭結束的第三年,第二次的車臣戰爭爆發了,而盧宇光爲了能夠將一線的戰爭情況告訴大家,他也跟隨俄羅斯的士兵上了戰場。而且在之前,盧宇光也是一名戰士,直到刀劍無眼,也知道戰爭的殘酷,隨時都有可能會沒有生命,在戰場上,命根本就不值錢。但是俄羅斯的軍方邀請盧宇光了,而且也會派專門的部隊保護他的人身安全。這樣,盧宇光上了戰場。

在戰場上所有的危險都是未知的,說不準什麼時候,腦袋就沒了。但是,即便是這樣,仍然有一名俄羅斯戰士爲了保護他死於流彈之下,只是臨死前拜託他照顧自己的妻子和兒子,盧宇光答應了。如果不是因爲這名士兵的拼死保護,盧宇光可能就不只是受點輕傷了,盧宇光非常的感動這位士兵的保護,不管對方是出於任務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由於乘坐的車子遇到了雷,也只能步行去最危險的戰場,爲了尋找最真實,最詳細的一線資料和戰爭實況。

戰爭結束後,盧宇光找到那位俄羅斯戰士的家人,將那位士兵的妻兒接到自己的家裏照料,爲了彌補那個士兵的犧牲。在長時間的照料下,盧宇光與那位士兵的妻子產生了感情,兩個人最終決定走到一起。在不久的將來,由原來的三口之家,變爲了四口之家,兩個人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但是由於盧宇光一直做着戰地記者這樣危險性極高的工作,和兩個人不一樣的文化差異,最終導致離婚。但是盧宇光並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即便是離婚後,也盡心盡力地照顧着他們。

即便在兩個孩子中有一個不是他的親生骨肉,但是盧宇光並沒有因此區別對待,而是一視同仁。而且這兩個孩子非常的爭氣,相繼都考上了大學,盧宇光則希望有一人能夠繼承自己的衣鉢,成爲一名記者。但是將來的事情還未可知,所以走一步看一步吧,說不定他的孩子就實現了他的這個願望。

盧宇光的行爲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即便是後來他的外籍妻子和他離婚之後,將孩子判給了他撫養,盧宇光也沒有任何怨言,在生活中一直扮演一個好爸爸的角色,鼓勵孩子們成長,去追求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想法,他真的是盡職盡責。

結語

盧宇光堅守自己的初心,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對待家人盡心盡力,而且還是一個注重諾言的人,答應了就做到最好,即便後來出現了意外,他也始終如一,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尊敬,尊敬於他的偉大,是因爲他的工作,尊敬於他的人品是因爲他的諾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