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钗说得坦然,但湘云想法其实宝玉也有,他知道黛玉有些小性儿,担心贾母疼爱宝琴她心里不自在,这次看到黛玉真的像宝钗说的那样,赶着宝琴喊妹妹,待她如亲妹妹一般,心里也觉得惊奇。当贾母一再表现出对宝琴的宠爱时,宝钗半开玩笑地对宝琴说:“你倒去吧,仔细委屈了你,我就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时,湘云说:“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这样想呢。

在作者笔下,宝琴的确是最美的一个,一出场就艳压群芳。宝玉看了她,就对袭人等人感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她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来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
一面说,一面还“自笑”,简直像发了魔怔。
如果说宝玉一向说话夸张,那么丫鬟里的第一美女晴雯对于宝琴的赞叹更显公正。她瞧了一遍回来,先是带笑向袭人说道:“你快瞧瞧去!大太太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后来又跟探春说:“她们里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探春道:“果然的。据我看来,连她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她。”
更加权威的,还有荣国府最为资深的美女鉴定专家贾母,她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这个女孩儿的高度赞赏,喜欢得无可不可的,逼着王夫人认了干女儿不说,还要替宝玉提亲。
这几段,被曹公写得好不热闹,但是,看到后来,对宝琴除了“年轻心热”,喜欢黛玉便一举一动都向她看齐外,其他的便没有更深的印象了,甚至不如“多姑娘”这一类闲笔写得生动。
这是曹公笔力不逮吗?我感觉他是故意的,宝琴这个角色,更多的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他要通过这个一个人人喜欢人人夸赞的形象,表达宝黛爱情的日益坚定,相互间的信心。
宝玉虽然对宝琴极尽夸赞,但并不动心;即便有贾母做媒,黛玉也未对宝琴生出敌意,他们俩互相在乎的,都是自己和对方的心,外界纵然还有各种变化,他们只取这一瓢饮,当然不会为忽然闯入的人再起波澜。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当黛玉的丫鬟紫鹃为宝琴的到来而替小姐担忧,想着法子试探宝玉时,宝玉对她说,我只告诉你一句话,活着,我们一道活着,不活,我们一道化灰化烟。他明确地点出,宝琴与她的生活方向无关。
薛宝琴的出现,对于黛玉和宝钗刚刚建立起来的友谊,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当贾母一再表现出对宝琴的宠爱时,宝钗半开玩笑地对宝琴说:“你倒去吧,仔细委屈了你,我就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时,湘云说:“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这样想呢。”琥珀指着黛玉说就是她,湘云不说话了,宝钗笑着说:“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样。她喜欢的比我还疼呢,哪里还恼?”
宝钗说得坦然,但湘云想法其实宝玉也有,他知道黛玉有些小性儿,担心贾母疼爱宝琴她心里不自在,这次看到黛玉真的像宝钗说的那样,赶着宝琴喊妹妹,待她如亲妹妹一般,心里也觉得惊奇。直到黛玉跟他说了来龙去脉,他方明白黛玉与宝钗私下里已经是“孟光接了梁鸿案”。
除此之外个人感觉宝琴就是“别人家的媳妇儿”和“外面的世界”吧!
宝琴就是幸运的“宝钗”,如果宝钗的哥哥如薛蝌而不是薛蟠,如果宝钗的爹在离世之前已经为她定下一门好亲。宝钗岂不宝琴?宝琴的姻缘“不在梅边在柳边”,经过波折等待终于嫁得如意“梅郎”。
正如妙玉是黛玉的另一个命运走向,如果当年癞头和尚度了黛玉出家,黛玉岂不是另一个妙玉?刘姥姥是第三人视角看贾府,宝琴也是第三人视角看贾府。
刘姥姥是知恩图报救巧姐,是不幸中的侥幸、是随遇而安的坚守、是生命顽强的生存繁衍。
宝琴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是命运眷顾的世界,是新的希望的世界。贾府没落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世界仍然存在,红梅绽放世界仍然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