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用“半斤八兩”來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可是,半斤不是五兩嗎?怎麼能是八兩呢?

人們總愛用半斤八兩和差不多來抱怨命運的不公,把自己的失敗和別人的成功歸爲是自己“命不好”,否則都是能力差不多的人,爲什麼人生差距卻能那麼大?

人民日報曾經發過這麼一個文章,叫《差不多的人生,其實差很多》。文章中有這麼一段話:其實,

人有時候就毀在凡事只求差不多。

上學的時候差不多得了,工作的時候差不多得了,談戀愛的時候差不多得了,結婚的時候也差不多得了……

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卻用“差不多”這個藉口讓自己妥協了。

那麼“差不多”究竟會差多少呢?生活已經那麼辛苦了,我們一定要較這個真嗎?看鑑君今天就帶你看看,歷史上那些“差不多”就行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戰國時孫龐鬥智的故事聞名遐邇。相傳龐涓和孫臏都在鬼谷子處學兵法,龐涓急功近利,感覺學的差不多了,便提前出師下山,做了魏惠王的大將,人前顯聖、傲裏奪尊,好不威風。

而孫臏則踏踏實實地學習,直到師生雙方都覺得業成德具,纔出世入仕。後來孫龐各爲其主,

同出一門的師兄弟爭鋒,馬陵道一場大戰,龐涓終因自己的“差不多”心理而葬送一生的努力。

南北朝時北齊和北周這兩個死對頭,精準地詮釋了“差不多”心理的可怕。北齊自建國之日,就連續多年對北周進行大規模軍事打擊,壓得北周四十年抬不起頭,民窮兵疲,瀕於滅國。

不料北齊神武帝高歡去世後,兒子高洋繼位,感覺北周已經被打擊的差不多了,便調轉槍口,全力北擊柔然,十年之間未對北周動用一兵一卒。


北周遂利用這個寶貴的休戰期恢復國力,從死亡線上硬生生挺了過來。

等北齊如夢初醒地回頭再要收拾北周,發現兩國國力已經相差無幾,誰也啃不動誰了。

一盤好棋,楞是被北齊自己下敗,也是沒誰了。

差不多就行了,這個看似簡單的認知誤區,歷史上反覆重演,原因就是人性中存在惰性

,在向成功的頂峯衝擊的過程中,會被隨時湧出的疲累感、放鬆感牽扯,而越是到最後關頭,越容易出現大崩潰。

唐朝前期的歷任皇帝吸取隋朝的歷史教訓,都非常注重剋制個人慾望,保持勵精圖治的姿態。

然而即使聖賢如唐太宗者,執政晚年也出現過鬆懈疲沓、傾向享樂的勢頭,好在有魏徵等一班諍臣,屢屢以“十漸不克終”之類的話匡正,纔沒有毀了自己的人設。


然而

對於一個國家的領袖來說,毀不毀人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毀人設後會對國家大政帶來巨大損害。

唐憲宗承祖父之遺志,急於解決藩鎮割據這個心腹大患,他在位時排除萬難持續對藩鎮用兵,收服了魏博、平盧、淮西、劍南等爲禍多年的強藩,唐朝一時間呈現中興的勃勃生機。

然而

唐憲宗也走上了“差不多”的老路,滿足於藩鎮的表面統一,而沒有繼續下力氣解決藩鎮割據的深層次問題

,他晚年陷於煉丹磕藥、諸子爭位的困境。

一朝人亡,藩鎮割據禍水再起,憲宗一生的努力隨之付諸東流。


北洋水師的覆滅,同樣也是開局大好、結果爛尾的大悲劇。北洋水師無論起步時間、建造規模還是人才隊伍,都不次於日本海軍,一度號稱世界第九、亞洲第一。

1886年北洋水師訪問日本長崎,其先進的武器和強大的噸位,一度引起日本的恐慌。然而也就是從那時起,

清廷裹足不前,沒有持續加大海軍投入,反而挪用經費建造頤和園。

到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戰艦的航速、射速都已顯著落後於日軍。甲午戰爭清朝失敗的原因固然複雜全面,然而器不如人,實在是致敗的關鍵因素。

一百年前,胡適就已經指出來,

人人都學差不多先生,中國就變成了懶人國了!

生而爲人,處世行事猶如奕棋。不管你開局佔盡優勢,中盤多麼盛氣凌人,沒有恆心將優勢保持到最後一秒,註定終將和勝利擦肩而過。

一次次的妥協忍讓,只會讓我們的心也跟着頹喪,不再去追求,不再有目標,也不再有激情。

明明你值得更好的人生,別讓所謂的“差不多”,把你給毀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