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所受到的教育,都是

「不要以貌取人」

,而那些先敬罗衣后敬人的人,也往往成为故事中被鄙视的对象。

然而,知名外貌协会王尔德却说

「惟浅薄之人才不以外表判断」。


王尔德:这句话我真说过

上面两种表述矛盾么?看全了你会发现他们说的其实是一回事。王尔德的下半句是

「世界之隐秘是可见之物,而非不可见之物。」

——

浅薄的以貌取人会让你错失英雄显得市侩;但如果你掌握了

高级的以貌取人技巧

,懂得了从可见之物中发现隐秘的方法,那么你不仅会

比别人看到的更多,还会看得更透

在高阶「以貌取人」上期,我们聊了「提取信息」和「解读信息」两步,而提取信息时,身体往往比口头更诚实――

别被这种看似高深的描述吓到,平常看八卦,就能看到很多应用:


罗志祥520表白文说自己会一直牵着周扬青,但照片明明紧握的是云霄飞车的把手――身体比语言更诚实(狗头)

而如果说上期更多着重在

「提取信息」

,今天的高阶以貌取人下期,则更注重聊

如何「解读信息」

――很实用也很有趣!

比如,为什么最近的我们,越来越喜欢有魅力的姐姐?


从刘涛到刘敏涛,最近热度都高得飞起

再比如,为什么晚晚风虽然火遍全网,但也被不喜欢的人称为「姨太太风」?


比起贵妇,更像姨太太,差别在哪?

再再比如,为什么有些人并没有穿名牌也让人感觉很高级,有人的名牌则穿得像暴发户?

凯特王妃常穿平价,但相比于满身logo的吴佩慈,倒显得更贵气

想要知道以上问题的答案,就不妨趁周末,听简妮我聊聊

「以貌取人」的高阶技巧

啦!

01 比「是什么」更重要

普通人的以貌取人,往往

停留在看这个人「是什么」

比如,这类人看到穿金戴银的人,会根据「是什么」原则,觉得他们一定很有钱――但很容易被误导!


也有26.9包邮的金链子嘛!

与其说一个人的外表显示他「是什么」,不如说一个人的外表,显示他「想要表现自己是什么」――

虽然有点拗口,但实际上很好理解:用前面的例子,穿金戴银的人未必真的很有钱,但往往真的很想

显得自己有钱


新闻标题:印度土豪花14万做黄金衬衣,只为吸引异性

这种「是什么」和「想要表示自己是什么」的差别,当然

不仅局限在经济情况

――

以《甄嬛传》为例,嚣张霸道的华妃,往往喜欢金碧辉煌+浓重撞色,很衬她的性格。而相比之下,端妃则素雅老成得多,看起来

淡然而与世无争


但端妃真的与世无争吗?

类似的,心肠堪称歹毒的皇后和安陵容,一个是柔和的柳叶弯眉淡唇色,一个是显嫩刘海满面桃红,都想要呈现出

柔婉纤弱

的感觉。

但你要是真得信了她们怎么打扮本人就怎么样,那么恭喜你,宫斗剧中3天领盒饭的那边排队――


她俩选择这样的外表,是因为很有迷惑性,跟她们本身的性格背道而驰。

简而言之,不要从一个人的打扮猜想她「是怎么样」,而要去看「她想要呈现什么」,从而去

解析她的内在世界

――

一个人的穿衣打扮,非常能体现她的

经济阶层、审美、个人认同、价值观

――只要你看对方法。

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夫妻的世界》里的女主,穿衣打扮偏爱纯色(工作场合多暗色)、西装风衣(撑肩膀线条)配低调首饰和鞋提亮――

可称姐姐OL穿搭模板

解读一下这些穿搭风格特征,一是职业化不花哨累赘,二是不装嫩不老气很得体,三是对品质有要求但不想过度张扬――

而这套穿搭,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位姐姐很

以自己事业和精致生活为傲,不会为年龄过度焦虑

,价值观注重「精致」「得体」而非「年轻」「鲜嫩」。

跟小三对比,差别更加明显:

早期未上位成功时,小三衣服多浅色、短款大领或勾勒身材,配上长卷发,

「不

需要为衣食劳作,美就对了」

的形象就出来了。


她穿得不如女主贵,但都挺显女性美的

更重要的是,她这阶段穿着传递最关键的信息,是

「青春的肉体」

,正是她最引以为傲的资本,跟女主刚好反着来。


这张图特别有意思,右边衣饰明显便宜,但架不住青春无敌

而待到上位后,她的

身份和价值排序

也发生了变化:

穿着虽然依然浅色好嫁,但

露肤度降低不少,「以色侍人」程度降低

,更着重营造一种有女性魅力又有家庭温馨的得体贵妇感。


左边是吃青春饭,右边则像阔太太了

别觉得我对连续剧过度解读,这类转变,在真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

比如晚晚,讨厌她的人也很难否认她有好身材。早期基本是露肤+紧身的时尚风,

不追求贵只追求凸显身材


跟前面的类似,这阶段核心信息是年轻、身材好、性感

而更近期的晚晚风,则

在「性感度」上大幅缩减

露肤上,露上不露下,都露遮一边;紧身上,上紧下就松,都紧就裹严实。不会再像早期一样又紧身又露上又露下:


这样对比一下,较近期得体度确实上升了不少

但对比她和董花花,可以感受到她距离所谓「贵妇风」的那点微妙差异――

董花花曝光的穿搭图,绝大多数是

低调柔和的浅色系,版型也多为宽松


浅色系显贵这一点已经写烂了,因为不耐脏

为什么不选择更紧身、更薄透、更彰显女性魅力的款式?

因为

贵妇最「贵」的不是皮囊,而是身份

。「以色侍人」感会丢失得体度,即使贵也是贵妾而非贵妇感――

对比一下,同样是浅色吊带,董花花的画风跟晚晚是不是有种微妙不同?


董花花露就不会紧身,而晚晚的色气感要明显更高

讲道理,晚晚后期穿搭是明显向贵妇靠拢的:色彩由鲜艳转成更低调的灰调,穿搭也不乏皮毛大衣这类贵价品。

之所以有「姨太太」感,多少是因为她

放不下那点显露身材的执念

――

一则,身材那么纤细,不凸显好浪费;二则,她本人应该也确实把「外形」作为核心竞争力,一定程度上说明价值观――但这

恰恰是不贵妇的姿态


这种针织贴身裙,稍胖一点就像怀孕――这都敢穿真的对身材很有自信,盲目copy就很惨了

同样是好看,有些女生传递的感觉,是

「美貌是加分项」

,而有些女生则是

「美貌是生命线」

——只讨论美时后者已经足够,但想要

显得又美又优秀,频道一定是前者

类似的,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喜欢不装嫩的姐姐?

正如前文所说,一个人的造型其实反映着她内心想要呈现的形象,也因此反映着她的

价值观

――

一个明明成熟美艳的姐姐,硬要搞粉嫩青春风,无形中在表达她认为

「青春」比「美」更重要

――与其说我们讨厌装嫩,不如说我们讨厌这样的价值排序。

当然左边两张也不差,但跟最右比真的差好多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比起狂热追求不老冻龄,

我们更向往「优雅地老去」

因为,我们更期待大家能在青春美之外,看到

成熟美、艳丽美、温婉美

种种类型,而不是「年轻万岁,老去完蛋」。


大美人死活要少女感,会被女性不喜也是这个原因

而除了「以色侍人」度和「追求少女」度外,另一个很值得参考的观察维度,是

「追逐流行」度

――

知乎大V@肥肥猫曾在答案中写过这么一段:


总是买爆款的人,比较没有主见,容易被忽悠

换个角度,那些有自己的风格,不被流行把控的人,往往对自己有着更全面的认知和思考,不容易被大流带跑,

对自己接纳认可度也更高

这类人即使追赶流行,也绝不盲目,往往

只选适合自己的

――让流行为自己服务,而不是成为流行大潮中面目模糊的nobody。


宁静这套很潮,但是不一样的宁静,而不是盲目copy的路人甲

有人可能很难接受「随年龄增长反而变得更美」这种现象――青春是健康,青春是美,科学就是这么说的啊!

但时光流逝也会赋予我们更多的试错机会,让我们更了解自己,更懂得扬长避短,酝酿出独特风格,那也是一种美――虽然不一定青春。

比如咏梅,论长相清秀有余艳丽不足,头身比和身材都很棒,但

中期乱穿衣

,身材优势和气质优势都没显出来,好可惜:


姐姐的身材皮肤全都在线,但这么穿真的不太明显

换到这几年,事业得意了,

对自己的定位也更明确

简单不杂乱的色块、常浅色宽松,配上高腰收紧,整个人显得

温柔又有气质,淡雅但不寡淡


好喜欢最右那套,真的显得好有气质

待到重要场合也不怯,艳色红唇压阵,丝绸光泽更衬肤白胜雪,

事业成功所赋予的气场

更让她压得住珠光宝气。


而且还不俗气

看完这种「有清晰个人认知」的造型,再看下面这组,就很能理解

「乱追流行」是多么没质感


流行丸子头就各种丸子,不管自己适不适合,穿搭适不适合

对比下周韵,配合不同的风格和场合,

丸子头也千变万化

,真的是美在懂美:


最左最冷扎得最紧,中间松弛柔软些丸子就要蓬松,最右家常最好来点乱发――都很搭啊!

第四个观察维度,是

穿衣的「隆重度」

――

这几年的潮流,大体是反隆重精致的,要的就是那种「看似不经意」「看似没努力」的

慵懒劲


类似的连衣裙,左边头发隆重精致、超高跟、丝绒;右边乱发、草编、坡跟,都降低了隆重感

隆重度本身是个人偏好,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但从中衍生的几个方面,倒是很值得一探。

例一,原来同事抱怨过菲xx慕的鞋子又贵又硬,好不容易穿舒服鞋子也快坏掉。我疑问,那为什么不买别的牌子?便宜又好穿的鞋子多了去了。

答曰:

便宜鞋子掉价,贵的鞋子即使不舒服也要穿,穿了才符合身份

让我想到灰姑娘的水晶鞋

这类人相信大家都接触过,对他们来说,隆重是一种必须,比舒服重要――可想而知,他们是那类会报喜不报忧,把自己往

高端大气上档次方向

描述

的人。

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

穿搭要传递最核心的价值是「身份」

,换句话说,他们

很注重现实条件

――对人比较三六九等(也可以说势利)的往往是这种类别。

类似的,还有一种类别是无论环境如何,都要穿的很漂亮迷人――


极端例子,穿高跟去爬山

通过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类人认为的核心价值是「性感好看」,也因此,他们更容易

用这套标准去衡量其他人


结合孔雪儿的直男斩风格,只看她这里的发言,容易让人对她产生误解

不要看到这就觉得隆重不好!虽然现在更流行effortless,但具体每个人选择哪个,一看适合,二看是否符合场景需要,三看想着重表达什么。

适合好理解下次再展开说,

「符合场景需要」的隆重度

,不仅显得

得体

,也显得人有社交常识,足够成熟老练。

比如,大S跟姐妹旅行录综艺和走红毯,穿得隆重程度就大不一样――都很适合环境需求,显得人

很得体

,反过来就不行。


穿右边去姐妹聚会,可能会姐妹反目

由此,不难理解,穿晚礼服去姐妹聚会、穿人字拖去面试、穿高跟鞋去爬山都不是好示范――不符合场景需要!显得人没有社交常识或自我意识过剩!

而再说第三点,

「想要表达什么」

――这个特别有意思。

隆重的装扮可以营造一种「认真努力」的氛围,很符合职场形象需求,因此,无论贫富,职场女性基本都不会穿得太随便:


这三位的穿搭风格,是不是高度相似?

相比之下,再看晚晚董花花这两位贵妇:

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同?

相比于上图的职场女性,晚晚董花花的装扮明显要更「不职场」,

更夸张、更随意、更慵懒

――

联想到董花花的个人介绍「人间富贵花」,可见这两位确实把

不用正经上班拼搏事业

作为一种「优越点」来彰显的。

而如果没能理解这一点,盲目地copy晚晚丸子头就想有贵妇感:


我只能说,想太多了,咱还要工作和上班啊!

02 假装比自己实际上更有钱,可行吗?

承接上文说的「贵妇感」,一个常见的有趣问题浮出水面:

「假装比自己实际上更有钱」「穿出贵妇感」这档子事,真的可行吗?


这种题材的干货帖,现在超级多(我自己也写过)

要简妮我说,短期、略微提高、受众水平相近时可行,但极难全方位长期伪装。

你的

方方面面都会出卖你是什么人

,你位于什么层次,甚至你在想什么,想要什么――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典型例子盖茨比,他明明真的很有钱,甚至伪造各种证据证明自己是牛津毕业,但就因为穿着粉色衬衫,被汤姆识破不可能是牛津毕业:

谁能想到这些小细节呢?

再比如说,《色戒》中王佳芝留下两次口红印。

一种解读认为,其实易先生早就知道她身份造假――因为她那个阶层的女性

不可能会留下口红印

,太不得体。


此处应有不沾杯口红广告(没有啦)

如果不是那阶级的人,谁能想到自己的身份会被衬衫颜色和口红印出卖?

要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任务――即使你有一本细致指南。


还真有这么一本细致指南(虽然是好久之前的),点评很辛辣,但很有意思

略讽刺的一点是,我们不仅很难伪装,而且越是伪装,越容易暴露自我――

简单又实际的例子,大家网上冲浪,经常看到很有钱很漂亮学历很好家庭很幸福的人对吗?看完觉得自己吃了几车柠檬,对人生失去信心――其实大可不必。

幸福的人往往是自足平和的,「秀」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一种

心理上的不满足

,反而更容易暴露真实情况。


货真价实的贵妇董花花,为什么要晒富日子给不知情网友看?为啥要晒家庭和睦岁月静好?

除大家熟知的「缺什么秀什么」之外,「炫」的另一原因,是

突然拥有

――

比如,你会秀你一天可以吃三顿饱饭吗?不会,因为这对你来说是

习以为常

的――以这一点为优越感的人,恰好说明他最近才拥有这一条件。


盖茨比说自己是牛津毕业的,完了掏照片――这种急切的姿态其实反而暴露了他的伪装

也因此,理解章小蕙至今高热不褪:

KOL万万千,但像她那种

自带「用惯了好东西」气场

,以穿衣吃饭口吻谈论贵价名牌的态度,万中也无一。

用惯了好东西需要家庭环境和际遇,她也讲名牌但很少提性价比――根本不在考虑项的感觉

除「突然拥有」外,「炫」的另一个心理机制,是

「除此之外没别的好说」

依然是很日常的例子,你们可能都碰到过那些恨不得把毕业证和工作单位纹在额头上的人,并因此觉得「他们很优秀但很烦诶」。

但讲道理,以简妮我的个人阅历,这类人往往是混得不好的――他们是X学校X单位的,身边的同学同事不也是吗?有什么好拿来说的呢?能把这点拿来说,说明确实没别的好说的――

明明想要装强,实际上反而露怯。


翟博士的证书是真的,但他的日常发言水平大家有目共睹,结果大家都懂的

而炫富也好,伪装成比本身更优秀的人也好,往往也分几种层次:

层次一叫

粗暴模仿

比如买个26.9包邮的金链子,或非常考验质感的大牌同款,浑不觉

细节

已经把自己出卖得七七八八:


右边比左边,不仅贵在毛皮外套,妆容头发质感都大大提升

表现在乍富的人身上,就是他们

极其爱大logo

,生怕别人认不出,还一定要位于画面中央:


我可以不明显,我的logo一定要明显

相比之下,进阶款往往更懂得「无形装X,最为致命」的道理,试图将炫变得更

润物细无声

比如,不靠logo而

靠做工彰显品质及价位


不是说名牌同款绝对不能买,但这种做工差很多的咱就别凑热闹了行吗?

一定要拍名牌,一定要

不经意放在旁边

,而不是直愣愣放在画面正中――显得太在意了!


同一组照片,左边低阶右边高阶

在这一点上,董花花确实深谙贵妇包装之道,小红书晒得搭配之一是下面这套:


看起来很轻松休闲随意吧!

但你要以为这套没有在彰显贵气,就太天真了,亮点在这里:


要是不是自己发,由下面的热心群众猛然发现,级别还要更高

中阶炫富往往需要深谙

「声东击西」

之道,看起来在晒的是日常A,实际上要表达的是

不明显的贵气


你要以为这两张晒的是猫和公仔,那你就太天真了

而这不仅比初阶炫富需要更多的

技巧和从容感

,其实也

隐形要求着更富

――毕竟,名牌包好卖,豪宅可没那么好买。

越高阶的炫富,往往包含越多的细节:说明不只是某项单品富,更是

整个生活都富

比如陈昱霖,单看这两张已经很富了:


头等舱和明星合影

但跟晚晚一比,完全落在下风:


跟明星是粉丝式合影,还是勾肩搭背朋友式,说明的生活可大不一样

而董小姐更是深得炫富技巧,不晒logo不晒包,

晒生活细节

就能壕到惊人:


背景比人重要

晚晚不也类似?

较少人意识到,晚晚风贵妇的点,

穿搭只是一小部分,背景才是一大部分


你家有这么大的私人花园吗?

至于人,重要程度甚至不如衣服,更比不过背景,不信看图:


同一个人的草坪照片,有钱度能差个10000倍吧

董花花也一样:


你把人单独抠出来放到淘宝爆款里也不咋地,但在这个背景下谁会觉得她没钱?

由此,要显得自己比实际上有钱更厉害,特别是不带暴发户气息地显示,真的非常不容易。

为什么「炫」往往变成露怯呢?

从「理想受众」的角度

去看,就特别好理解:

N年前我在天涯曾看见过一个姐姐,整容的目标是

「要让人家一看就知道整容了」

不然就「觉得自己钱白花了」――让我非常费解。


虽然前两年网红套餐风很大,这两年都转向自然了

后来我突然福至心灵,理解了这种心态:当身边的人都整不起容时,

「整得起」就是优越

,自然要凸显。

相比之下,

当身边的人都整得起容

,比拼的就是审美、技术、运气,这类人当然不会追求看得出,而更希望

整出天然美效果


明星谁也不会缺俩整容钱,所以整的自然又好看的才在鄙视链上端

类似的,前面说过的炫富三层次,也对应不同的受众:

对于只认得logo不认得单品的人,自然最好要

大logo

;而对于认得出单品但不一定买得起的人,

放在不明显处

才会被识别出来;人间富贵花姿态能

精准打击

的,是只有钱买包没钱买豪宅满世界旅游的中产。

一个人会不自觉地认为受众跟自己一样(比如我就假设大家跟我一样聪明,狗头),而也因此,炫富的姿态本身,通过

揭露受众群体,更能反馈一个人的实际情况

打个比方,我原来吃不饱饭,我会以为别人都这样,继而才会炫吃三顿饱饭。

董花花和何雯娜,受众分别是认得出名牌的中产和不认得名牌只认得logo的群体――恰好说明了她们本身所处的位置

从这角度来看,

越炫其实越容易露怯

而比起露怯型炫富,坦然面对自己没钱这件事,反倒还显得有风度些――是我努力的方向没错了!

03 「不是什么」比「是什么」更重要

在上文提到的《格调》一书中,作者表达过一个重要的原则:

下一层的人总是试图模仿上一层的人,而因此上一层的人总会产生新的潮流,以「区分」于下一层的人。

也因此,当我们分析一个人的外貌时,不仅可以从「她想表现自己是什么」去看,还可以

从「她想表现自己不是什么」去看

比如,为什么全智贤宋慧乔很少用大眼妆――即使她们眼睛并不大?


常见妆容是这样的

原因之一当然是不适合,但更重要的点是,她们想要

区分于那些「大眼美女」

(画了也没人家眼睛大没必要嘛),而凸显自己本身的

干净气质感

再比如说,章娘娘去好莱坞发展的时期,曾热衷把自己晒成小麦色:


结合表情看,亮点好多

这种偏好既可以从她「好莱坞影星」来解读,也可以从她想要

被区分于「以白为美的国内女性」去看

――构成了完整的国际章。

类似的,有人上班以穿着

西装革履

为优越感,有人上班以

穿着随意

为优越感――


老板一般不会穿得太正式,但门口大爷也不会

从「不是谁」的角度去看,前者不想被归类为

「西装都买不起」「工作态度不端正」

的人群,而后者则不想被归类为

「必须穿西装上班的中介人群」

,想强调「海外背景的审美偏好」。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董花花和张大奕的风格:

前面略微提过,董花花的「人间富贵花」,是着力于

区分于死板劳累的职业女性

的:


休闲、慵懒、不用干活,很骄傲

即使有工作场景,她也是松弛的、柔软的、温馨的:


一点刀光剑影都没有,工作得岁月静好

张大奕跟她算一体两面,虽然本人绝对

女强人人设,但穿着上着重随意青春

,她是一定不会愿意自己跟董明珠被归为同类的。


依然是从「不是什么」的角度去看

怎么说呢,感觉现在有一种趋势,值得羡慕的状态,都跟

「不用拼死拼活苦大仇深工作」的轻松姿态

扯上了关系――

但是啊,八卦之后,发现张大奕还是颇有女强人心态的:不说别的,能在事出当天坚持直播卖货,这心理素质不是盖的。


并没有说她这样做是对的意思,单纯说心理素质

而董花花可能完全想不到,她闲散静好的「人间富贵花」生活会被这样一位劳心劳力的事业型所打破。

但这又如何说得上意外呢?

拼事业的修罗场,从不是闲散舒适岁月静好的,舒适优越的生活,往往离不开刀光剑影支撑。

想有钱,还想轻松,更重要姿态要好看不能太急切――除非老天开挂,否则往往是网络冲浪中「别人的故事」。


看看王健林董明珠的日程,富一代们也很拼啊

一定要做取舍,

「真的能挣」显然比「姿态轻松」要更重要

――你看我顶着两个黑眼圈,不也还在努力码字?

以读者的金句评论结尾吧!

「如何看起来很有钱?变得真的很有钱。」


说得真好

——

P.S. 其实,除了打扮,

一开口也能流露出很多东西

——有人一说话就显得很厉害很懂很有条理,有人一说话就减分,想看分析的记得点个在看啦,1000在看写,

1500在看下周更

—想知道更多趣味、科学审美相关?

高阶「以貌取人」(上)/ 审美就能看出有钱没钱? / 有钱重要还是长得帅重要 /看脸也能识别犯罪?/ BBC发现:真爱也是看脸的? / BBC: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 / 美貌和遗传有多大关系 / 找怎样的爹更能确保下一代颜值高

—想看更多关于审美、网红脸的解析?

网红脸是时代审美吗 / 网红和明星差在哪 / 明星和路人差在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