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認識自己,選擇與自己價值觀、性格、能力、環境匹配的工作,生活狀態,我們就不用扭曲自己,過着從容的生活,也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題主無法把自己的生活狀態,和自己的價值觀、性格、能力、理想、環境匹配起來,兩者發生了偏差,就會有這種不從容的狀態。

文/體制老司機

今天的知乎熱榜有這樣一個問題:

我畢業考回家,一個局的事業編,單位不錯,管全市財政大權,一直是勤勤懇懇的工作,並且父母也在身邊,比較很滿足。直到前兩天看見在北京的同學們一起聚會的照片,頓時覺得,自己如井底之蛙一般,格局眼界,發展前途和他們差距會越來越大。當時他們都考上了北京的研究生,我們專業最好的學校,畢業後發展都很好,有國家部委的,有百度,騰訊,這種大公司的,還有國外讀博的,都是IT行業。現在非常恐慌,自己在家裏,天花板就這樣了,安穩舒適,可以照顧父母,但是,大家本科都差不多起點,幾十年後差距太大了,當然我前幾年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沾沾自喜,年近三十要做出改變顯然也很艱難,我該怎麼來彌補差距,讓自己不被落後,不白活這一場。

一個人一輩子最悲哀的事情,不是窮困潦倒,一事無成,而是在三四十歲這個年齡,依然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知,對自己的現狀始終不滿意,但又無力突破,甚至整個人生都處於這種鬱郁的情緒之中。

簡單講,這叫活不明白。

文藝一點說,這叫不從容。

什麼是從容?

從容就是我們的人生狀態,與自己的價值觀、性格、能力、理想、環境是匹配的,自己從內心裏,是能夠認可當前的狀態的。

簡而言之,叫邏輯自洽。

一年前,去井岡山接受教育,一個女紅軍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這個女紅軍先後結過三次婚,和誰結婚,很大程度上都是組織安排的。她的子女,有的因爲長征無法帶走,留在了井岡山。甚至把自己的孩子賣掉,爲革命湊集經費。

在建國後,這位女紅軍也算是身居高位,但是她並沒有給自己原來留在井岡山的子女任何照顧,也只是回井岡山看過一兩次自己的子女。

這位女紅軍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因爲這些事情,都是顛覆我的價值觀的。

我曾經想,這樣的人,肯定會一生活在痛苦之中。

但是,這位女紅軍的人生其實一直很從容,過得雲淡風輕,90多歲高齡纔去世。

其實,這是因爲從這位女紅軍的價值觀來說,這一切,都是與她的理想相匹配的付出。

那時候的革命先烈,真的是可以爲了革命犧牲自己的一切,父母、婚姻愛情、子女、生命,什麼都可以。

當她們爲了革命犧牲這一切的時候,其實會有一種殉道的光榮,她們的價值觀和理想,得到了實現。

所以,她們的人生,是從容的。

那麼,題主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不能邏輯自洽。

題主無法把自己的生活狀態,和自己的價值觀、性格、能力、理想、環境匹配起來,兩者發生了偏差,就會有這種不從容的狀態。

但要做到從容,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我們的人生要獲得從容,其實只有從兩個方向去找答案。

第一個方向,就是改變現狀。

既然我們不滿現狀,那就去努力改變現狀。

錢不夠用,就去掙錢;官不夠大,就去想辦法提拔。

第二個方向,其實就是改變自己。

如果我們改變不了現實,現實與自己的生活狀態差距太大,要從容,就只能改變自己。

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價值觀,調整自己的理想,調整自己的性格等等,從而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和現實狀況統一起來,這樣,我們就能獲得從容。

這種方式,換一種說法,也可以叫做妥協。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大多數人的問題,改變自己,對現實做妥協,不甘心,不願意,或者沒決心,但改變現狀,自己沒能力,沒資源,沒毅力。

於是就始終活在現實和理想不平衡的世界裏,鬱郁終身。

我們看到很多醉心於學術研究的老學者,比如楊絳先生這樣的人,他們的人生,是極其從容的,雲淡風輕,從容自如。

而我們在街頭,或者公園裏,看到很多大爺大媽,一大把年紀,滿臉戾氣,火氣比誰都大,罵起黨和國家來,嗓門比誰都響;不講道理比誰都橫;喜歡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社會,歸咎於他人,這種就是典型的人生失敗者,不從容的人生。

無論是改變自己,還是改變現狀,都是很艱難的事情。

大部分人無法改變自己,主要是對認識自己還不夠。

我的價值觀是什麼?我的理想和追求是什麼?

我的性格是怎樣的?

我能力在哪些方面比較突出,哪些方面比較弱?

這個問題,大部分人其實並沒有清晰的答案。

當然,如果是找工作的時候的面試,一些人或許都能侃侃而談,或許有一些人會說,這些問題太簡單,我小學時,就立志要當科學家,這就是我的理想和追求。

我在大學裏就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努力向上奮進型的,不服輸。

我做班幹部十幾年的經驗告訴我,我管理人的能力比較強。

如此等等。

但這些對自己的認知,其實都是不準確的,或者說不符合實際的。

因爲我們對自己的這些認知,還沒有在實踐中得到檢驗。

正因爲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理想,性格,能力,還沒有經過社會實踐的磋磨,所以我們一般在大學畢業,還沒有進入社會之前,對自己的認知,往往是理想化的。

比如說,我要做一個產品,改變世界。

比如說,我要創業,成爲一方富豪。

比如說,我要進體制,成爲呼風喚雨的大官。

比如說,馬雲馬化騰之輩不過如此,省長市長治理地方水平不過爾爾,要是我是企業老闆,是省長市長,會如何如何。

這些心理,都證明了,我們對自己的認知,與真實的自己,相差甚遠。

這種對自我認知的偏差,會給我們設定不符合我們價值觀、能力、性格、環境的生活目標,就會加劇現實和理想的衝突,人生也就會越痛苦。

如果我們不能認清自己性格上非常厭惡社交,喜歡清靜,而是盲目爲自己設定一個左右逢源,善於搞交際的人生目標,那麼,我們就會發現自己,拼命地痛苦地去搞關係,最後一塌糊塗。

如果我們不能認識到自己能力上是缺乏創業者所必需的領導力,決斷力,判斷力和執行力的,還要盲目地去創業,那結果必然會失敗,自己也會陷入痛苦之中。

如果我們的價值觀是無比追求自由,喜歡自由自在,但又盲目從衆,考了一個限制比較大的公務員,說話做事都有嚴格要求,那自然也不會覺得自在。

但如何才能認識自己呢?

坐在家裏慢慢思考,問朋友,問家人,其實都沒有答案,唯一的答案,就是去嘗試,然後總結。

我們去創業,失敗了,然後總結過去,才發現自己很多能力確實不具備,我們對自己的能力就有了清晰的認知。

我們去考公務員,想着要當大官,造福一方,但在實踐中,發現自己就是螺絲釘,做的工作瑣碎無比,提拔升遷全看關係,對自己的理想,也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我們也想在酒桌上左右逢源,積累一大票人脈資源,但組過幾次局,嘗試過幾次運作關係,發現自己不行,對自己的性格,也會有個更深刻的認識。

但並非有了經歷,人們就能清晰地認識自己了,不總結自己人生,不思考自己的經歷,走過再多的路,也不過只是一場夢。

當我們對自己的認知更客觀,更符合實際後,我們就能根據對自己的這種認知,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活狀態、甚至是伴侶。

人生就更容易獲得從容。

三十多四十歲的人,經歷過風風雨雨,看過世間百態,體會過酸甜苦辣,就應該有從容的人生。

這時候,即便是販毒,我們的內心也要邏輯自洽,清醒地意識到,販毒符合自己對金錢價值觀的需求,自己的性格和能力能幹這件事,能承受相應的後果。

如果一邊販毒,一邊拷問自己的靈魂,覺得違背道德,就是典型的不從容。

認識自己,選擇與自己價值觀、性格、能力、環境匹配的工作,生活狀態,我們就不用扭曲自己,過着從容的生活,也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大多數的人,其實是在不斷地扭曲自己。

本來就是不喜歡,不擅長喫喫喝喝搞關係,但逼迫自己去學,去做,去嘗試,最後雖然學會那些喫喫喝喝,搞關係的招數,也能運用自如,但內心始終覺得每一次飯局都是折磨,都是痛苦,那人生何來從容?

因此,對題主而言,仔細認真深入地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再做出自己的選擇,會更成熟。

經過了這些年,你的價值觀,你的理想,依然還是要流芳百世,做一番大事業,贏得顯赫聲名嗎?

你的性格,是那種敢於拼搏,對於挫折和痛苦不害怕,不退縮的嗎?

你的能力,能夠讓你在大城市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嗎?

你能夠完全改變當前的輕鬆生活狀態,接受996的生活,高昂的房價,快節奏,爲了小孩讀書累死累活買學區房的生活嗎?

你能讓你現在妻子,孩子,跟着你一起去過另一種生活嗎?

如果不能,說明你不能改變現狀,你只能改變自己,認清自己,對現實作出妥協。

當然了,我們要獲得從容,必須要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

什麼都沒有,物質和精神一無所有的人,還很從容,只有白痴兒童和神經病。

所以,每個人都要找到證明自我價值的地方,讓周圍的社會認同自己,從而讓自己認同自己。讓自己每次想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得到的成績,就能感到自我價值的實現。

因此,對於題主而言,關鍵是在自己現有的環境中,努力找到一個證明自己,讓自己得到社會認同和自我認同的支撐。

比如努力升官,在仕途上得到發展。

比如自己做點生意,在財富上獲得滿足。

或者說,雖然月薪三五千,但一家人把日子過得舒舒服服,開開心心,怡然自得,兩口子不吵不鬧不離婚,孩子健健康康成長,這或許也是人生最大的意義和價值所在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