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波蘭濱海城市科沃布熱格,在1945年12月前,一直被習慣叫做科爾貝格(Kolberg)。

波蘭地圖

大家可以上網搜搜看,如果查詢該城市的現有名稱“科沃布熱格”,除了冷戰時代蘇聯駐軍的相關內容,更多的都是旅遊介紹和酒店訂製等方面的信息。

而輸入老版的譯音名字——科爾貝格,內容顯然要豐富的多。我們主要可以看到,按時間順序——1807年的科爾貝格圍城戰,交戰雙方是拿破崙法國和普魯士;1945年1月30日,納粹德國上映的大型彩色電影《科爾貝格》;還有1945年2月—3月間,二戰東線上的科爾貝格圍城戰,交戰雙方是蘇軍和德軍。

很顯然,叫“xxberg”的,一般都帶有德意志色彩。二戰後,德國除了一分爲二,背上大量賠款外,還被迫割讓了18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其中,面積最大的一塊就是素有尚武傳統和強烈征服欲的東普魯士。科爾貝格,曾屬於東普魯士的一個戰略要塞,歷來被視爲兵家必爭之地。

黃色部分爲二戰後,德國割讓的領土

而納粹德國那部在兵荒馬亂、四面臨敵的情形下,勞民傷財拍攝出的電影《科爾貝格》,則很具“黑色幽默”的,把相差了一個多世紀的兩次科爾貝格圍城戰,聯繫到了一起。只不過,後者的結局頗具諷刺意味。

即便,這並非是希特勒、戈培爾一夥的初衷。

故事要從1943年夏說起。此時,戰爭到了相持階段,德國“閃電戰”的威力,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後,德國在東線攻勢不再;西線也愈發顯得力不從心。

國內呢,隨着制空權的逐漸失守,盟軍的轟炸機編隊開始頻繁出現在德國城市上空,第三帝國多個主要城市,接連被炸成一片火海。

在戰事不利的情形下,爲了讓德國民衆在轟炸中,繼續堅信希特勒和戈培爾等人鼓吹的那套說辭,納粹德國宣傳部開始籌劃拍攝一部“民族勵志電影”。

於是,這場發生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戰爭末期,德國人世代稱頌的科爾貝格圍城戰,被重新翻了出來。在舞臺劇《科爾貝格》的基礎上,改編成了電影《科爾貝格》的劇本。

《科爾貝格》電影海報

電影導演叫做法伊特·哈蘭,曾經執導過《猶太人蘇斯》,是個堅定的反猶主義者,戈培爾的座上賓,納粹政府的“大紅人”。而原舞臺劇劇本的作者,則更爲著名——被世人譽爲“歌德再世”的文學大師,19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已故德國作家保羅·海澤。

然而,這位保羅·海澤本身就是個猶太人。對,崇尚種族主義的反猶導演,在千挑萬選之後,竟然最終採用了猶太文學家的腳本拍電影,用來體現了日耳曼民族那“堅韌不屈的精神”。

1943年10月,《科爾貝格》正式開拍。而且,還屬於當年非常罕見的“彩色電影”。

只是,此時的第三帝國,四面臨敵,從挪威到北非,廣大的東歐、蘇聯佔領地,從地中海到波羅的海,到處都需要兵力和物資,哪兒哪兒的都不夠用。

而爲了營造最真實的場面,在選址、服裝道具和演員方面,有了納粹政府的“力挺”,劇組卻一點都沒含糊,從不湊合,總共耗資了近880萬帝國馬克。光羣衆演員就動用了180000餘人,其中包括了從前線“趁熱”拉過來的50000名德國現役軍人。

電影截圖

羣演人數這方面,在其上映後的37年裏,《科爾貝格》一直屬於最大規模的那個,直到八十年代初,印度史詩電影《甘地》纔將其超過(畢竟,印度最不缺的,就是人)。

既然不差錢,也不缺人,那麼,劇組開始拼命的追求效果的真實感。前面提到的50000名德軍“羣演”,竟然有數名倒在了電影片場的炮火下。

因爲,不少場景,爲了還原戰場實況,竟然上了真槍真炮。

也不知道這些在電影拍攝現場“因公殉職”的德國現役軍人們,算不算“陣亡”?

要說當年的納粹政府對電影多麼用心,可以舉個例子。

1944年8月,由於時間沒有趕上,要在夏天拍攝冬季戰爭的場面。爲了打造一個逼真的雪地環境,納粹當局派出了好幾列火車,裝載着食鹽,頂着盟軍轟炸,從各地拉到了拍攝現場。

隨後,這些白花花的鹽都被傾倒到拍攝場地上,任憑演員踩踏。這對開始收緊食品配給的德國平民和飽受饑荒之苦的佔領區人民來說,簡直屬於不可饒恕的罪孽。

此時的西線戰場,諾曼底登陸成功,法國即將光復。而納粹德國卻陶醉地拍攝着一部“完勝”法軍的電影。

電影截圖

其實,雖說整個劇組在苛刻的追求着場面的真實,但從歷史的角度看,這部電影的內容並不符合事實,已經被納粹文化顧問給改的面目全非了。

客觀看,普魯士軍民一致團結抗法不假,但最後的戰局,實在不堪。要不是普魯士王后露易絲親自找拿破崙求情,腓特烈·威廉三世的王位都將難以保全。最終,普法簽訂了苛刻的《提爾西特和約》,普魯士割讓了大量領土,來換回短暫的和平與喘息的機會。

而電影中,給改寫成了普法兩軍打了個“平手”。之後普魯士人臥薪嚐膽,各種努力,在1813年、1815年兩次大敗拿破崙,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加之,出於英國和蘇聯屬於第三帝國交戰國的考慮,原本的俄、普、奧、英四國總領的“反法同盟”,光環都放到了普魯士身上(奧地利早在1938年就被德國“合併”了),剩下的俄、英兩國,成了打醬油的角色。

到了1945年1月30日,剪輯完成後的《科爾貝格》終於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了首映式。

只是,這時的柏林市區,像點樣的公共場所,都被炸了個稀爛。最終,這場極具儀式感的首映式,改在了柏林的陶茨宮以及一處由地鐵站改成電影院中舉行。

之後,納粹宣傳機構開始向德國各地公映這部“勵志電影”,完全顧不上所謂的“票房”,把電影票價格得極低,幾乎等於了免費看。

此外,各種海報、宣傳冊鋪天蓋地,無孔不入。甚至,在戰爭資源極度匱乏的情形下,德軍還派出了飛機,將電影宣傳冊空投到處於包圍圈內的德軍部隊當中,試圖“激起他們的抵抗熱情”!

試想,包圍圈中,飢寒交迫的德軍士兵撿起這些空投物資,打開發現竟然只是“精神食糧”的時候,他們是困惑,激動,還是憤怒呢?

最終,《科爾貝格》在被炸成一片焦土的德國全境公映了僅僅一個多月,就被緊急下架了。

原因很明顯——在1945年三月中下旬,經歷了現實中的慘烈較量後,苦苦支撐了二十多天的科爾貝格,被蘇聯紅軍和波蘭聯軍佔領。

經過攻城戰和激烈的巷戰,科爾貝格80%的城區被毀

作爲東普魯士的“要塞”城市,科爾貝格是連接波美拉尼亞和東普魯士防線的重要節點,科爾貝格港則屬於面向德國腹地的重要戰略支援通道。

科爾貝格的陷落,讓蘇軍的腳步離柏林又進了一大步。

此情此景下,腹背受敵的納粹德國,再也無顏提及“英勇的科爾貝格圍城之戰”了。

二戰後,在一輪又一輪的去納粹化的浪潮中,內容“敏感”的《科爾貝格》被雪藏了起來。直到1965年,經過大量刪減後,西德還是重新發行了《科爾貝格》。但影片被加上了大量“註釋”,生怕萬一有不明真相的觀衆,讓哪個情節給“帶偏”了。

即便如此,刪減註釋版的《科爾貝格》也一直沒什麼市場。畢竟,描述一個已經不屬於德國領土範圍的“普魯士軍國主義”反法戰爭,無論多麼具有藝術價值,它都不符合歐洲的主流思潮。更何況,科爾貝格早就按波蘭語發音,叫成了“科沃布熱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