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爲您揭開中國古代歷史祕聞、世界歷史真相,甚至是上古時期的歷史檔案揭祕,爲您揭開最神祕的歷史祕聞,還原歷史真相。

清朝之所以能建立,離不開嚴格的體系制度,也離不開女真勇士的奮力拼殺,更離不開數位女真皇室宗親的浴血奮戰。因此,當皇太極建立大清後,作爲他們赫赫功勳的回報,皇太極特意頒行了封爵制度。而在這次封賞中,未來八大鐵帽子王的雛形也基本奠定。

清朝時,鐵帽子王有一項天大的好處,那便是世襲罔替。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甭管你犯了多大的錯誤,你家這一脈都不會斷了王位傳承,父死子替,子死孫得,生生不息,代代不絕。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天大的好處。要知道,雖然清朝官爵也可承襲,但只要是繼承來的官爵,每承襲一次,那便會降一級。即便是親王、貝勒等均無一例外,這也就使得某些家族雖然祖上顯赫,但隨着繼承,最終又沒落下去。無數人做夢想獲得世襲罔替的特權,卻又無計可施。因爲自清朝初期確立八大鐵帽子王以來,若想多出一個,那可真是難上加難。

在當時,如代善、豪格、嶽託等八位都是開國時立下赫赫戰功的宗室,這種封授叫做功封。而這樣的封授,自從大清建國後,便再沒見過,已然絕版。此後若想成爲鐵帽子王,也唯剩恩封一條路可選。不過,想獲得恩封也並沒有那麼容易,縱觀整個大清,不過四人而已。因此身爲這12位“鐵帽子王”的後裔,他們無疑是幸運的,在這個招牌下,即便他們什麼都不做,使勁敗家,也自有大清爲其擦屁股。可以說:只要大清不亡,他們的爵位便能一直傳下去,日子也會舒適無比。然而,當皇位傳到溥儀後,卻傳來了一個十分震撼的消息:大清亡了!

這樣的消息對於一衆混喫等死,將鬥蛐蛐、遛鳥當成主業的八旗子弟來說,無疑晴天霹靂。即便是曾經有着金字招牌的鐵帽子王們,也一個個面如死灰。畢竟,這清朝一倒,他們的地位自然不復存在,而斷了薪俸的他們,無疑被推入了死局之中。這王府上下都是僕人,哪個不花錢?這滿府奇珍異獸,哪個不需要照看?而更爲悲慘的則是:不少八旗子弟當年雖然月俸驚人,都能做到月光,如今的他們既沒有賺錢能力,也沒有積蓄,花錢還大手大腳,消亡得就更快了。還有一批人,不甘心自己失去當年的地位,不惜做外國勢力的鷹犬,賣國求榮。而更多的,則如多羅克勤郡王宴森般,靠着變賣家產來維持生活。

作爲鐵帽子王的後裔,宴森也還算有點家產,如果他本分過活,家產足以夠他一輩子揮霍。然而當時他才14歲,啥也不懂。家中僕人欺他年幼,暗自偷走了不少寶物,即便他自己將家中的文物進行典當、販賣,也常被坑騙。自小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讓他花錢如流水沒多久,家中甚至連一件值錢玩意都沒有了,他從享受陷入了生存危機。

無計可施下,他一狠心一咬牙,便將祖宅賣了出去。沒過多久,他甚至還將五座祖墳裏的珍貴玩意、祖墳的石料及樹木全部變賣。可即使是這樣,錢仍不夠他花。

宴森不願行乞也不甘餓死街頭,最終在生活的壓力下,唯有以拉黃包車爲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業務訓練,他很快便適應了新工作。此前,他嬌生慣養浪蕩無比,花起錢來那是毫不含糊。但自從做了這黃包車生意後,宴森卻一反常態,他開始認真工作,努力賺錢。由於小時候學過英語,他還攬到了不少外國活,也賺到了不少小費,知足的他,此後日子過得也還算瀟灑,畢竟這都是自己用辛勤汗水換來的,誰也管不着。

不過大清雖亡,但溥儀仍存。溥儀在東北建立僞滿洲國,並以大清正統自名。當宴森拉黃包車這事傳到溥儀耳中後,頓時令溥儀又羞又惱。堂堂大清鐵帽子王的後裔竟落得如此下場?置我大清尊嚴於何顧,置我愛新覺羅皇家顏面於何處?

爲此,他緊急派人將宴森祕密接到東北訓斥一番。但畢竟此事也實屬迫不得已,溥儀又給了他筆銀子,將其送回。後來宴森怎麼樣了,我們不得而知。但從此黃包車界,卻再也沒有了屬於宴森的傳說。

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現我們所想知道的真相,關注我,將爲您展現歷史真實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