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硝煙瀰漫的戰場充滿流血和犧牲,卻也不缺乏愛情,戰爭時期,陳賡在前線領兵打仗,傅涯除了工作,還要照料年幼的孩子,夫妻聚少離多,而夫妻之間對對方的感情沒有消淡,反而愈加深厚,隨着新中國的成立,他們實現心中遠大的理想,也盼來夫妻團聚,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穩定生活。丈夫剛去世時,傅涯連家都不願意回,在大家的勸慰下,她才逐漸從悲痛中走出,除了照料年幼的幾個孩子,傅涯開始整理陳賡的遺物,主要是他的日記,傅涯將這些日記本保存得非常好,就是在那個特殊年代都沒有遺失或損害,這些年她也一直抽時間一句一句地整理,在她的努力下,1982年《陳賡日記》得以出版,2003年又得以再版。

前言:

陳賡,當年的“黃埔三傑”之一,深受老蔣看重,而且他作爲蔣介石的救命恩人,此後的仕途必將平步青雲,榮華富貴享受不盡,但他爲了心中偉大的志向,拋卻了一切,投入我黨的懷抱中,爲了民族解放大業,陳將軍付出的太多太多,且不說幾十年軍旅生涯中的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的髮妻王根英也爲國捐軀,真乃巾幗英雄,而陳賡的第二任妻子傅涯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她。

趕赴延安

1918年,傅慧英生於江西景德鎮,不過她的祖籍卻是在浙江上虞縣,父親早年當過師爺,家境還算過得去,對待子女的教育,傅老先生一視同仁,所以傅慧英從小有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環境,中學時,她還參加過學校師生組織的抗日愛國運動,和志同道合的同學們上街宣傳,募捐。

而傅慧英真正走上革命道路是受大哥的影響,她的大哥傅森早年在林伯渠先生的引導下成爲了我黨黨員,通過大哥傅慧英瞭解了革命聖地延安,1938年她與弟弟伏希、妹妹餘立商議後,三人結伴一起趕赴延安,走上了革命道路,爲了不牽連親人,在進入延安抗大學習之前,傅慧英改名爲傅涯。

與陳賡相識相戀,步入婚姻的殿堂

1940年,陳賡的妻子王根英已經犧牲一年了,和陳將軍要好的幾個戰友,都開始關心他的生活,想給他找個照顧生活起居的革命伴侶,當時陳賡正在延安養傷,他與延安抗大訓練部長王智濤住得很近,陳賡傷勢稍微好些就閒不住,經常來王智濤家串門,聊天解悶。

王智濤夫人吳靜是傅涯的同學,而王智濤對傅涯也很熟悉,夫妻一商量就想撮合他們兩人見一面。很快,陳賡就與傅涯在王智濤的家裏“不期而遇”,當時陳賡樸實坦誠的談吐和豪爽豁達的氣質,給傅涯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傅涯清秀俊美的容貌和聰慧文雅的舉止也深深吸引了陳賡,不久兩人確定了戀愛關係。

1943年2月25日,陳賡與傅涯在延安一個普通的窯洞中,舉辦了一個簡單卻很熱鬧的婚禮。

丈夫逝去的生活

硝煙瀰漫的戰場充滿流血和犧牲,卻也不缺乏愛情,戰爭時期,陳賡在前線領兵打仗,傅涯除了工作,還要照料年幼的孩子,夫妻聚少離多,而夫妻之間對對方的感情沒有消淡,反而愈加深厚,隨着新中國的成立,他們實現心中遠大的理想,也盼來夫妻團聚,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穩定生活。

祖國剛剛從戰爭中走出來,百廢待興,各行各業都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而此時中國的周邊環境也十分複雜,而陳賡將軍又被賦予重任,軍事援越,抗美援朝,創建軍事學院,一件接着一件,陳將軍終日在忙碌中,夜以繼日的工作嚴重侵害他的身體,1959年就曾因心肌梗塞住院,但心繫工作的他,在病症沒有完全康復的時候就出院回到崗位上,最終積勞成疾,1961年3月16日,陳賡將軍因突發心臟病病逝,享年58歲。

丈夫剛去世時,傅涯連家都不願意回,在大家的勸慰下,她才逐漸從悲痛中走出,除了照料年幼的幾個孩子,傅涯開始整理陳賡的遺物,主要是他的日記,傅涯將這些日記本保存得非常好,就是在那個特殊年代都沒有遺失或損害,這些年她也一直抽時間一句一句地整理,在她的努力下,1982年《陳賡日記》得以出版,2003年又得以再版。

在保護和整理丈夫日記這些年裏,她還堅持做了一件事,就是每月給王根英母親寄生活費,直到老人83年病逝。

1992年實現埋藏心中幾十年的願望

步入80年代後,幾個兒女都早已長大,也都取得不錯的成就,在《陳賡日記》出版後,退休離職後的傅涯也該頤養千年了,但她的心裏還是有些遺憾,那是因爲有一個埋藏她心裏多年的願望一直沒有實現。

自全國解放後,傅涯就與親人失去聯繫,只是通過南方局打聽到父母帶着一家人去了臺灣,但因爲特殊的兩岸環境,無法與家人取得聯繫,幾十年過去了,她對親人相聚已不抱任何希望,不過1980年一封來到美國的信,讓她重新燃起希望。

這是僑居美國的小妹寄來的,從信中得知,親人大都定居臺灣,遺憾的是父母已經病逝,但他們臨終囑託,希望去世後能夠將骨灰帶回大陸,歸葬家鄉,1984年妹妹帶着父母的骨灰回國,姐妹相見抱頭痛哭,不久將父母遺骨髒回家鄉,了卻他們的遺願。

在與小妹見面後,傅涯十分渴望與臺灣親人的相聚,1992年,已經74歲的傅涯,在妹妹餘立的陪伴下,飛往臺灣,在機場上,傅涯見到前來迎接的幾十位親人,當年年幼的弟弟妹妹,如今也成爲白髮蒼蒼的老人,此時滿含淚水的傅老,終於實現心中多年的願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