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全市小學四五六年級開學,不少家長既是熱盼,又有點擔憂。疫情尚未度過,一週以來,“神獸”們在學校安全嗎,課後託管是否正常?近日,津雲記者走訪了本市多所小學實地採訪。

只有4個人的“小微班”

5月25日,6:20,南開小學校門已經敞開,學校陸續有工作人員到來,從6:30開始,他們對教室進行消殺作業,並陸續開窗通風。7:00,各班老師到崗。每一位學生進入學校前,都要進行體溫監測,大家彼此保持距離。

放學後,大多數同學在老師和學校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陸續有序地離開學校。隨後,校門關閉,學校“託管班”開始。

進入學校,記者注意到,大多數同學離校後,一些公共區域的消殺作業開始。留在學校的同學,除了必要去衛生間外,都在各自教室,或是寫作業,或是和值班老師交流課業問題,或是閱讀課外書籍。人數較多的班裏,坐着10來個學生。人數最少的一個班,只有4個人。

南開小學徐彩豔副校長介紹,按照天津市教委和南開區教育局相關要求,5月18日四五六年級學生返校復課後,學校就積極投入課後服務工作中。本着面向全體,家長自願的原則,由家長向學校提出書面委託申請,報名登記。目前,四年級51人,五年級24人,六年級117人,結合報名人數,以及疫情期間消殺作業等實際情況,學校進行周密準備,於5月25日正式面向全校四五六年級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各班同學無論有多少人留校,均不合班,且確保有老師在教室值守。

待學生全部離校後,一天中的又一次消殺作業開始。

仨年級安排倆校區

南開中心小學共有3個校區,原本三四五六年級均在三馬路校區上課,一二年級分別在二馬路和雙峯道等兩個校區。疫情期間,爲了減少同學聚集,該校將六年級學生臨時安排到二馬路校區學習,一下子,三馬路校區“少”了很多人。

5月25日,記者到這所學校採訪時,一些六年級家長們表示,對學校這一安排非常理解、支持,兩個校區距離只有四五百米,並沒有給接送工作帶來太大負擔。

採訪中瞭解到,上學前和放學後,是學校消殺工作的重點,消殺後,各教室還需至少通風30分鐘。學校全體老師和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有人負責消殺作業,有人負責爲同學測體溫,有人負責引導上下學接送等。通過微信羣等工具,學校建議並通知每位家長爲孩子準備消毒紙巾、免洗洗手液等,進出校園、就餐前後,各班老師會引導學生洗手、擦拭等,避免“病從口入”。

南開中心小學校長王暉接受採訪時介紹,5月18日四五六年級復課前,該校已經按照市教委及南開區教育局要求,全面部署疫情期間學生復課相關工作,從物資儲備到人員安排,再到消殺作業方式、作業頻率等,全部妥善完成。

確保復課工作全面推進的同時,該校早早着手安排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經調研及報名統計,截至5月25日,該校放學參加課後託管學生總人數爲百餘人,每班人數少則三四個,多則七八個,各班同學放學後留在原座位,不合班,由值班老師陪同同學完成作業、答疑。考慮到個別雙職工家庭實際情況,學校要求,如有個別家長有特殊情況臨時需延遲託管,可提前聯繫老師做好準備。

南開區教育局:

各小學本週已開設課後服務

南開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接受津雲新聞採訪時表示,該區多年來高度重視課後服務工作,18日復課前,便多次召開復課工作會議,並就小學課後服務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18日復課後,各小學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各項準備工作的同時,通過發家長信、開視頻家長會等多種方式與家長溝通,徵求家長意見。各校根據家長申請情況,結合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整體情況,科學安排,周密部署,制定課後服務方案,安排老師及保障人員。

經過一週的準備工作,5月25日,全區小學均已開設課後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