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冯远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国家出台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制度,畅通人才渠道。此外,冯远征表示,职称评审制度还可以与规范演员片酬结合起来,依据演员职称规定其片酬的上限和下限。

在此引用冯远征的原话:“我们都有职称评定,从国家一级演员到国家四级演员。我是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的客座教授,之所以能够封客座教授,是因为国家一级演员对等的职位就是教授级。但如果我是新文艺群体的一员,那么大学叫我去,他没法给我定义,因为没有职称。”

从这段话中能看出,冯远征认为,新文艺群体的职称还可以规定片酬的下限和上限,它是规范,同时也是保护,很多乱降价、乱涨价的现象就会得到一定的抑制。

此话一出,迅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人拍手叫好,有人觉得根本行不通。毕竟经济效益和演技是不对等的,导演有时候想要的可能不是实力派。冯远征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行起来很难,如果太突然,反而会让市场混乱。

试想,如果评职称,很多流量明星职称会比老戏骨低很多,对应的片酬也会降低。

但是很多观众还是喜欢看俊男靓女小鲜肉啊,就算职称低,但是依然是流量啊,收视率不用担心了。结果就是小鲜肉更抢手吧,毕竟片酬低了,流量还是高,投资方就更倾向于选择他们了,反倒实力派被饿死了。

另外,从市场数据来看,观众不完全否认流量派,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流量和实力并存的明星并不多,所以在规范的同时,从观众到制片方还是合理给予小鲜肉们一些机会的。只要不要过度吹捧,导致德不配位,观众还是乐于为流量明星买单。

众所周知,影视行业市场化的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绝大部分的影片还是符合国内大众审美水平的。充分市场化的前提下,演员的市场片酬客观上反映着其自身在大众当中的人气以及关注度。他们的薪酬都是市场给的,没有耗费政府的财政预算,没有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抢钱,没有花费大家的税款,靠着片酬和市场代言生存。非要用行政命令这种万能胶去糊住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交易通道,那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演技是演员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能卖钱、有票房号召力也是一种本事,因为流量本身就是含有经济价值的。对此有人也指出,增加限制措施会损害一部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创意活力的降低,但两害相权取其轻,规范市场也许会带来阵痛,但对于长期来看是事半功倍的。

不过让人有点欣慰的是,这两年国内电影市场已经教育了不少小鲜肉,流量电影扑街了不少,这也算是个好的开头吧,希望他们好好磨练演技,有颜有有实力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所以纠正不良风气,给真正有实力的演员一些机会,这个工程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类似评职称这样的措施只是其中一个可能有效的方法,还需要国家、市场、观众等的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