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球网评:发挥制度优势,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3日上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截至5月17日,7个省区还剩下52个贫困县。同时有12.8万个贫困村,到去年底还有2707个贫困村没有摘帽,其中贫困人口过千人和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有1113个村。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决啃下深度贫困地区这块“困中之困”的“硬骨头”。

强化作风保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重在干部队伍作风。事实上,干部作风直接关乎成败,作风越硬效果越实。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就应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乐在一起,办好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好事。当前,众多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冲锋在扶贫一线,无数党员干部下沉帮扶,正用行动诠释着使命担当。

激发内生动力,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脱贫攻坚的主体是贫困群众,必须大力激发内生动力。也只有做好精神上的扶贫,拔掉贫困户的“思想穷根”,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贫困人口才能真正实现脱贫。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策,激发内生动力,这就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驻村扶贫队的工作原则。当贫困群众摈弃“等靠要”思想,脱贫攻坚有了强劲底气。

做好产业文章,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产业支撑是个关键因子。近年来,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在贫困山区拔节生长,也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这就需要切实用好产业扶贫这一“神兵利器”,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发展扶贫产业,确保贫困人口获得稳定收益。

脱贫攻坚是硬骨头,如期脱贫是硬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脚步越来越近,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候,更不能歇脚、松劲。200余天,52个未摘帽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551万贫困人口……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多措并举巩固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寰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