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縱司令曾克林認爲,先打杜聿明旗下的暫編第20師,因爲,暫編第20師戰鬥力薄弱,而且不是國軍嫡系部隊,裝備並不精良,而且隨時會成爲棄子,打這支部隊容易,打勝了能鼓舞我軍士氣,重創敵人鋒芒。曾克林認爲,這支國軍部隊戰鬥力太強,沒有必勝的把握,打勝了的確好處連連,如果打輸了事情就大了,作爲三軍主帥,曾克林認爲求穩不求險,但韓先楚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是三縱和四縱兩個部隊之間的問題。

解放戰爭時期,遼東軍區接到一封意見書,裏面寫着三縱和四縱各自關於目前戰鬥形勢的意見,遼東軍區看完兩個縱隊關於目前戰爭形勢的分析後,毅然決定,由四縱副司令韓先楚當總指揮,三縱司令曾克林當副總指揮。
在1947年,杜聿明調集上十萬大軍,準備對盤踞在南滿等地的解放軍發起進攻,想要重創東北地區的解放軍第三縱隊和第四縱隊,而我方立馬召開軍事會議,研究軍事部署等待杜聿明來攻,可是在討論時發生了分歧。
三縱司令曾克林認爲,先打杜聿明旗下的暫編第20師,因爲,暫編第20師戰鬥力薄弱,而且不是國軍嫡系部隊,裝備並不精良,而且隨時會成爲棄子,打這支部隊容易,打勝了能鼓舞我軍士氣,重創敵人鋒芒。
而四縱司令韓先楚認爲,先打國軍第89師,這支部隊,是杜聿明的嫡系部隊,裝備好戰鬥力強,如果傾盡全力殲滅杜聿明這支主力,更能重創敵軍鋒芒,如果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都被殲滅了,其餘敵軍還不亂作一團?
曾克林認爲,這支國軍部隊戰鬥力太強,沒有必勝的把握,打勝了的確好處連連,如果打輸了事情就大了,作爲三軍主帥,曾克林認爲求穩不求險,但韓先楚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是三縱和四縱兩個部隊之間的問題。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三縱和四縱建議,將彼此的看法上報給軍區,由軍區來做抉擇,於是,三縱和四縱的意見很快就傳達至軍區,軍區看完後決定,啓用韓先楚的軍事作戰方針,首先對敵89師發起攻擊,讓韓先楚來當總指揮,曾克林當副總指揮。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