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人領導的南昌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鬥爭的歷史。六年後,1933年8月1日,周恩來被授予一等紅星獎章。

曾有人提出要將建軍節日期由8月1日改爲9月9日,即秋收起義的時間,毛澤東堅決反對。1967年,毛澤東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理總參謀長楊成武說:“‘八一’不能改,這是很重要的一天,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並要楊成武將這段話的內容向周恩來彙報。1969年6月28日至30日,毛澤東在湖南、江西與當地黨政軍負責人的談話中,肯定了“八一”南昌起義的歷史作用和周恩來等人的歷史功績。作爲起義主要領導人的周恩來,又是如何面對南昌起義這段歷史的呢?

修改八一宣傳提綱,說明失敗原因

1957年8月1日,爲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0週年,《解放軍報》刊登了《八一起義》連環畫,這是軍報第一次正式介紹南昌起義。連環畫宣傳提綱是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應《解放軍報》之約而起草的,周恩來對其中的10條作了修改或補充。重要修改有以下四處。1.補充了起義的主要力量,改爲:黨爲了挽救革命的失敗,決定由周恩來等同志在南昌以賀龍同志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葉挺同志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和朱德同志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九軍一部分爲基礎舉行起義。2.補充了起義的其他領導人(原提綱中領導人排名爲周、朱、賀、葉),改爲:全南昌市宣佈戒嚴,將近半夜兩點鐘的時候,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起義中任參謀長)等同志率領北伐軍三萬餘人,在南昌舉行了武裝起義。3.補充了起義失敗的原因:起義軍勝利後,由於當時領導者沒有能夠堅持發動廣大農民實行土地革命的政治路線而採取單純軍事向南挺進的方針,致起義軍部隊到達廣東東部三河壩、湯坑、汕頭地區的時候,在湯坑與廣東軍閥發生激戰,後來敵人越來越多,加以敵人軍艦向汕頭猛擊,結果起義軍主力遭到失敗。4.補充了革命的正確路線:當起義軍向南挺進時,毛澤東同志率領了秋收起義的部隊向井岡山進軍,創立了土地革命的正確路線,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

爲省委書記作報告,自我檢討

1960年7月14至16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開了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周恩來受中共中央常委會委託,作《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報告。周恩來說:“南昌起義的目的是南進汕頭,佔領海口,然後到廣州。南昌起義本身是正確的,但在領導思想上有錯誤:單純軍事行動,中心是城市觀點,沒有跟當地農民結合起來建立根據地的思想……張太雷到汕頭給我們傳達八七會議,只批評了機會主義,沒有提出如何做的問題。我自己當時是城市觀點,沒有從上海起義和南昌起義中取得經驗,上山搞農村鬥爭。”

早在1944年3月3日至4日,周恩來在延安中央黨校作《關於黨的“六大”的研究》報告時,就曾深刻反思南昌起義失敗的原因,指出:“‘六大’對於南昌起義,總結也不夠。南昌起義是反對國民黨的一種軍事行動的嘗試,中央雖指出了南昌起義五點錯誤,但沒有指出它的主要錯誤。我覺得它的主要錯誤是沒有采取就地革命的方針,起義後不應把軍隊拉走,即使要走,也不應走得太遠。”

▲南昌起義的主要將領

評價起義戰友,推崇毛澤東井岡山路線

196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廬山會議結束後,中央領導參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參觀中,周恩來不談及自己,卻深情回憶戰友,並要求宣傳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同志在起義中所起的作用。他對賀、葉、朱、劉四位戰友分別做出瞭如下評價——

賀龍:1.在這前一天的前敵委員會會議上。已決定由賀龍擔任起義軍的總指揮,我去告訴他這個決定,並徵求他的意見。2.鑑於賀龍同志對共產黨的堅定信仰,起義軍南下途中。我們吸收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組織。3.賀龍是個好同志。

葉挺:1.葉挺同志率領的鐵軍是一支非常著名的能戰鬥的部隊。鐵軍來到南昌參加起義時,受到南昌人民的熱烈歡迎。2.葉挺所率第二十四師在戰鬥中擔任殲滅天主堂、貢院、新營房等處敵軍,解決衛戍司令部,佔領敵方在佑民寺的修械所和彈藥庫。二十四師順利圓滿完成了戰鬥任務,是南昌起義的主力部隊之一。

朱德:1.在南昌起義時是一個很好的參謀和嚮導。2.他爲起義部隊尋找駐地,與敵軍上層人物交往,掌握敵情,爲起義戰鬥的順利進行做了大量的工作。

劉伯承:1.當時沒有任主任,我就指定劉伯承同志做參謀長。他起初謙虛不肯答應,後來我說一定要你來做,他才擔任參謀長職務。2.起義時,劉伯承同志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在參觀至第四陳列室時,周恩來第一次談到自己:“當時也是沒經驗,只曉得生搬硬套蘇聯的經驗,國際指示要建立根據地,而我們只想建立城市根據地,搞大城市起義,先後在上海、南昌、廣州搞了三次。上海武裝起義,是工人起義,失敗了;南昌起義,是軍隊起義,也失敗了;廣州起義,是工人與軍隊結合的起義,還是失敗了。”又說:“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當時只有毛主席提出來。其他的人對這一路線不明確,甚至有的懷疑,有的反對。關鍵問題在井岡山,沒有井岡山的鬥爭就沒有今天。宣傳南昌起義一定要講到井岡山。” “我給你們提個要求,講解內容一定要講到朱毛井岡山會師。起義是大家的一個共同想法,而建立一支什麼樣的軍隊,並不明確,是毛主席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1937年,周恩來與毛澤東、博古合影

《東方紅》中不讓表現南昌起義

1964年,周恩來看了音樂舞蹈史詩《毛澤東的旗幟下高歌猛進》後,立即提出:以在京的文藝團體爲骨幹,抽調全國文藝精英,搞一臺慶祝新中國成立15週年的大型晚會——《東方紅》。周恩來親自擔任了組織領導工作。

這部全景式展現當代中國革命歷史包括秋收起義的藝術作品卻沒有表現南昌起義。事實上,創編小組的最初思路是要寫南昌起義的,卻被周恩來堅決否定了。周恩來指出,這部革命史詩一定要突出表現毛澤東對當代革命的正確領導和卓越貢獻。有一次,陳毅對他說:“你這個總導演太霸道了,其他領導同志的事蹟都表現了,唯獨你自己的事,一點也沒有。提意見,你還不聽。”最後,在大家的一再呼籲下,周恩來才勉強同意了在朗誦詞中加上一句:“南昌起義的槍聲,響起了第一聲春雷。”

1972年6月10日至12日,身患癌症的周恩來連用三個晚上,在中央批林整風彙報會上作《對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六次路線鬥爭的個人認識》的報告。在談到南昌起義時,他說,南下以後,經過會昌一戰,傷員不少,“如果在那個地方深入土地革命,就會在農村安置不走嘛,留在會昌、筠門嶺、瑞金、尋烏,那就很好嘛,靠近閩贛邊嘛。當時沒有這個思想”。周恩來對於南昌起義的態度,充分反映出他謙虛謹慎和勇於自我批評的美德。

——摘選自《黨史文匯》2013年02期


作者:張秋兵
編輯:周怡倩
責任編輯:張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