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父母就抱,真的會寵壞他們嗎?

執筆:邵菲

定稿:蘇子後

寶寶哭了,抱還是不抱,對不少寶媽來說,是兩難的選擇。有人說,寶寶哭了不能抱,不然以後就養成了不好的習慣,而反對的人說,寶寶哭了要是不抱,以後缺乏安全感。

那麼,寶寶哭了,到底該不該抱呢?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寶寶爲什麼會哭?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寶寶爲什麼會哭。

對於寶寶而言,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恆溫、營養供給,一切都井然有序,自己只需被動的接受即可,小日子過得別提有多舒服了,可是,在他們出生之後,這種穩定的秩序被打破了。

脆弱的他們在適應這個世界的過程中,只能不斷地依賴父母,而哭,則是他們表達“需求”的方式。通常,6個月之前的寶寶哭,原因非常直接,無非就是困了、餓了、尿了、不舒服了。

而隨着月齡的增長,他們的需求也逐漸增多,比如被吵着了、想要和父母玩等,或者就是單純的想逗爸爸媽媽。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要抱?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幸孕姐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略有些殘忍的心理科學實驗:

著名的行爲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約翰·華生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將9個月大的小寶寶小阿爾伯特和小白鼠以及毛絨物品放在一起,只要小白鼠一接觸小寶寶,華生就用鐵錘敲擊鐵棒,進而發出巨大的噪音。

而這必然會引起小寶寶的恐慌和哭鬧,在一次次的實驗之下,給小阿爾伯特留下了心理陰影,只要看見毛絨玩具和小白鼠就會忍不住害怕和哭泣。

圖文無關

正是這個實驗,讓華生相信:

兒童是可以被訓練的,並因此提出了哭聲免疫法。

就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完整睡眠訓練法,即孩子哭的時候父母要狠下心來不管他,不去安慰,等他們自己不哭的時候再去抱,希望能讓他們學會堅強、聽話懂事。

殊不知,對於一歲內的幼兒而言,正是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採取“哭聲免疫法”來冷淡處理,但是這種拒絕的姿態,對於正處於情感認知建立期的孩子而言,無疑是一種沉默的傷害,嚴重還將導致其大腦和身體發育,受到傷害。

曾經有研究人員跟蹤調查過長時間經歷持續性哭鬧的嬰兒,發現他們長大後學習成績和社會行爲能力,較正常孩子而言,落後很多,這可能會傷娃一生。

就拿創始人約翰·華生的經歷來說,就知道這種方式對小孩影響有多大:

在他的養育之下,大兒子雷納多次尋死,最終在30歲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還有一個兒子一直流浪在外,靠着別人的施捨荒度人生;

女兒情緒喜怒無常,而且喜歡酗酒。

不過,對於這個話題,我們還是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

1、看寶寶的實際需求是什麼

6個月以下的寶寶及時抱

專家表示,父母及時回應6個月以下寶寶的哭泣,對雙方來說是一場共贏。

此時的寶寶極度依賴父母,如果父母能及時回應他們,會讓其產生父母是溫暖,並值得信賴的認知。

而父母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不斷地強化其對寶寶的認知,能及時的分辨出他們的具體需求是什麼。而這種積極反饋,可以有效減少寶寶哭鬧的次數。

6-12個月的寶寶謹慎抱

相比於6月齡寶寶簡單粗暴的需求,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他們生理性需求沒有那麼強烈。

此時的他們,在之前的觀察成長過程中,可能已經慢慢有了因果的概念,所以,他們有時候可能會“目的不純”的用哭鬧,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這個時候,擺在父母面前的問題已經不是抱或者是不抱了。

2、如何正確地回應孩子

在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無視需求和無目的滿足的錯誤回應,不僅無法解決當下的問題,還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比如:

孩子哭了就立馬抱起來,但不知道他的具體需求是什麼,在一直哄不好的情況下,反問自己是否抱錯了。

在孩子非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明知道對他們不好,但爲了讓其停止哭泣,就放縱他們。

在面對寶寶哭鬧的時候,父母最佳的做法,是先認真觀察他們的需求,然後再積極的滿足,但是在此過程中,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受到兩種“教育”。

情緒存的合理性

教育

父母應當給予寶寶一定的情緒轉化空間,比如:

讓他們在難過的時候多哭一會兒,自己則默默陪在身邊;

或者是表達自己對他們的理解,幫助他們消化不良情緒。

此時,父母的共情與陪伴,於孩子而言,比單純滿足需求更爲有安全感。

“愛”的教育

在寶寶哭的時候,父母要陪在他們身邊,並在適當的時候擁抱、親吻,告訴他們不要害怕,自己會一直站在身後。在這個過程中,讓寶寶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就會更信任他們。

也就是說,父母在滿足孩子生理需求的同時,要需要兼顧寶寶安全感、信任感的培養,從而讓他們對這個世界產生信任感。

孩子哭鬧,重點是父母如何正確合理的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