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張雨婷事件中也看出“女兒富養”的重要性,沒有眼界、沒有格局的她,只不過出國留學了一回,就讓她變得狂妄自大。國內某大學生就說:同專業的一位同學,學校排名四十幾名,申請歐美留學,一個沒有通過,澳洲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倒是來了一大堆,包含新南威爾士大學。

然而,瞭解事件前因後果之後就會發現:這篇長文不過是張雨婷欲蓋彌彰的“遮羞布”,更加襯托出她幼稚、無知、沒見過世面的秉性。張軍,一個打工仔,中層管理者,靠“畫大餅”,口頭承諾“三千萬”,就讓張雨婷信以爲真,任張軍恣意妄爲。有人會說,張雨婷好歹也是澳大利亞留學的海歸,眼界怎麼會如此膚淺?殊不知,當她選擇“澳洲留學”,就已經註定其狹隘的格局和眼界。

“澳洲留學”爲何決定張雨婷的境界

澳大利亞的高等教育水平在全球並不能躋身進入第一梯隊,它和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相比,相差的還是有點距離。張雨婷選擇到澳洲留學也許包含兩點原因,第一、很有可能是成績不過關,申請歐美留學的難度可要上升幾個臺階。這並不代表澳洲沒有好的大學,其實,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莫納什大學都是非常優秀的高校。但是,這並不能遮蓋澳洲學校容易申請的現實。

國內某大學生就說:同專業的一位同學,學校排名四十幾名,申請歐美留學,一個沒有通過,澳洲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倒是來了一大堆,包含新南威爾士大學。

第二、沒主見,隨大流。據澳大利亞政府統計,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爲澳大利亞國際學生最大來源國。在這種背景下,完全靠史睿生資助留學的張雨婷選擇跟風,纔是最優的選擇。但是,她眼界膚淺就在這個地方。現在國內企業招聘,澳洲留學生並不比國內大學生、研究生喫香。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張雨婷從澳洲留學回國找工作,當史睿生聽說她通過了綠地的面試,表示十分驚訝。可見,原本他對這場面試就沒有樂觀的看法。

只是,幼稚膚淺的張雨婷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些,她以爲自己成爲“海歸”之後就不一樣了,加之又順利通過綠地的面試,心中更是飄飄然,腦子裏充斥着對未來不切實際的幻想。恰在這時,張軍的出現,讓她覺得命運彷彿給她搭起了一條通往美好未來的天梯,徹底膨脹的她就這樣一步步的迷失。

綜述

從張雨婷事件中也看出“女兒富養”的重要性,沒有眼界、沒有格局的她,只不過出國留學了一回,就讓她變得狂妄自大;只不過被綠地機緣巧合下錄取,就讓她得意忘形。所以,父母在教育女孩時一定要“富養”。當然,這裏指的富養,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還有精神上的賦予,讓女孩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見多識廣,培養獨立、智慧的品質。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