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家是一個人溫暖的港灣,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家,其實也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關鍵。很多人因爲愛走到一起,組建共同的家庭後,根本不知道如何經營自己的家庭,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

大多數人在對待孩子的問題時會有各種過度的表現,不是出現對孩子的溺愛,就是出現對孩子過度的批判,但是無論哪一點這種家庭對孩子的傷害都會是非常沉重的,而很多這樣的原生家庭,還會造成孩子一生的自卑。

作爲父母的兩個人,如何經營起自己的家庭,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或許就已經成爲了現代社會,很多人都要面臨的一個共同話題。那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呢?

王琳是一名心理醫生,他工作的重點就是解決一些問題兒童的煩惱,而在他十多年的工作經驗之中,很多孩子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自卑。

而所有這些孩子自卑感產生的原因無一例外都是由於家庭的傷害,而這種家庭的傷害,總結起來就是父母對孩子有過多苛刻,嚴厲和高標準的要求,雖然父母對孩子要求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教育孩子如果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的話,那麼很容易就會讓孩子對家庭產生反感,而自己產生自卑感,現在的影響將會是伴隨孩子一生的。

所以,學校教育講究因材施教,而父母的教育也應該尊重這一點,對孩子不能沒有任何的要求,但不能把任何的要求都強加在孩子身上。生活中往往以下三種原生家庭,父母會在無形之中讓自己的孩子變得自卑。

一:過度指責孩子,對孩子要求太高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選擇批評或者較高的要求,在某種程度上,父母的這種想法是沒有任何錯誤而言的,但萬事都講究一個度,父母對孩子的指責和要求,如果過於嚴重的話,那麼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

父母過多的責備和指責,漸漸的,會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有時候他們會帶內心責問自己,那應該快樂無憂的童年往往因爲父母的這種責備給他們的人生留下陰影。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或者難以實現的話,那麼,孩子除了會有無窮的壓力以外,在內心深處,會漸漸的看不起自己,最終也會讓孩子出現自卑。

二:父母太嚴肅,從來不誇獎鼓勵孩子

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總是保持着一種嚴肅的狀態,對待孩子的錯與對往往都是一種態度,那就是批評和懲罰。完全忽略了要想讓孩子進步,就必須做到獎罰分明這一點,獎勵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但的懲罰只會讓孩子在心裏感覺不如別人。

很多父母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他們是鄰接的,他們會說沒有完美的人,但是當他們的孩子犯錯時,他們不會容忍。在處理孩子們的成功問題時,他們中的許多人會對自己的孩子漠不關心,不會得到任何回報和支持。雖然他們不會給孩子一定的懲罰,但他們會失去父母的支持和鼓勵。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會失去信心,自卑感會逐漸隱藏在心裏。

三:過於節儉,苛刻孩子

“成有勤儉,敗有奢”是老祖宗留給後世的一句至理名言,在現代社會,家庭生活中,很多父母也有這樣的一句話實踐到了極致,在生活中過度節儉,即使有了孩子,也會把這種節儉的思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而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和現代社會的現狀。

父母要求孩子節儉本身沒有錯,但如果讓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過度節儉的話,那麼就會讓孩子在別人的面前抬不起頭,畢竟現代社會中孩子們的攀比心還是比較強的。

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穿着和生活上過度節儉,讓孩子看起來寒酸的話,那麼孩子的內心就會覺得自己是低人一等的,漸漸的就會形成一種自卑心理。

所以以上三種家庭,無論父母的初衷是如何的好,但是對於孩子教育的問題,萬事都應該講究一個度一個節制,無論對孩子的要求,批評,還是生活的節儉,都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要讓孩子明顯感覺到父母的無視和別人的鄙視。否則,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無窮的自卑感,而這樣的影響對孩子來說很有可能就是一生。

-END-

情感,用文字暢談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