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戰影視劇和紅色歌曲中我們總是會看到中國大刀的身影,在我們的印象中大刀似乎是非常的得心應手的武器,我們的抗戰英雄們拎着大刀輕輕鬆鬆就可以把敵人解決,但其實中國的大刀並沒有比日本刺刀厲害。根據抗戰老兵的相關採訪來看,大家都非常氣憤這個說法,因爲這種說法看似是在美化國家,但實際上是對辛苦抗戰士兵們的不尊重。

其實抗戰時期的中國綜合國力較低而且經濟十分落後,在這種喫不飽穿不暖的環境下大家的身體素質並不高,而當時的日本隨着改革的不斷進行生活上是非常講究營養的,所以兩國國民身體素質本身就存在差異。再者中國由於落後,並沒有製造先近的武器的經驗,我們看到的大刀其實是無奈下才選擇的武器,殺傷力並不強,而日本人的刺刀加上槍體不僅非常長,而且尖銳鋒利,幾乎可以做到一刀斃命的地步,同時好戰的日本士兵們都信奉極端的武士精神,在戰場上的他們是殺人不眨眼的狼,能做到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殺戮,當時的中國人爲了抵禦日本的侵略,無數的士兵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老兵曾回憶起當年抗戰的記憶熱淚盈眶的說到人們無法想象當時中國人民爲了抗戰付出的代價與犧牲,對於這些扭曲現實的作品他們感到氣憤與寒心。中國大刀實際上沒有辦法拼過日本的刺刀,對於近戰而言,刺刀纔是真正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大刀的優點只是方便製作,在刺刀供應難以滿足中國士兵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選擇大刀來替代。

近年來各大電視臺湧出許多抗戰題材的電影,其中不乏優秀寫實的作品,但也有許多製作低劣劇情低端的雷劇,在手撕鬼子等幼稚的劇情中,日本士兵也被刻畫成爲低智商的形象,但事實上這種刻畫抹煞了我們多年抗日的辛苦,也沒有尊重那些曾在戰場上不畏困難勇敢直前的老兵們。

對於當時落後的中國而言,大刀是當時生產力嚴重不足的落後環境中無奈使用的武器,大刀十分笨拙只適合近戰,在戰爭中並沒有優勢,不可能拼得過尖銳的日本刺刀,真正讓我們獲得勝利的原因是無數先輩戰士們無懼生死的頑強抗衡,是無數中國人民用血肉與勇敢鑄造起的利器,而不是中國大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