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冠軍的含金量和整體的比賽質量都無可挑剔:德國人在第一週以直落的比分擊敗了包括馬列娃和庫爾尼科娃在內的三位現任或前任TOP20球員,緊接着經過三場三盤大戰先後戰勝了2號種子達文波特、3號種子塞萊斯和頭號種子辛吉斯--這是充滿歷史性和戲劇性的時刻:自從WTA引入電腦排名系統以來,首次有人在同一站賽事上擊敗世界前三。在這期間,她也和網壇未來女皇、當時只有17歲的小威廉姆斯進行了兩次經典對抗(1999年悉尼、印第安維爾斯)--19年後,美國人將打破格拉芙保持的大滿貫冠軍紀錄。

歡迎進入羅蘭加洛斯時間,WTA官網將帶你回顧過去20年法網賽場上的一些難忘瞬間。在盤點過查爾斯頓、斯圖加特、馬德里和羅馬站的經典對決之後,我們將目光投向了紅土賽季的核心--法國網球公開賽。讓我們用一個時代的終結作爲這一系列的開頭:1999年,格拉芙在巴黎捧起職業生涯第22座也是最後一座大滿貫冠軍獎盃。

回顧|1999法網:格拉芙收穫生涯最後一座大滿貫

回顧:格拉芙的1999年法網奪冠之旅具有多重意義。這個冠軍的含金量和整體的比賽質量都無可挑剔:德國人在第一週以直落的比分擊敗了包括馬列娃和庫爾尼科娃在內的三位現任或前任TOP20球員,緊接着經過三場三盤大戰先後戰勝了2號種子達文波特、3號種子塞萊斯和頭號種子辛吉斯--這是充滿歷史性和戲劇性的時刻:自從WTA引入電腦排名系統以來,首次有人在同一站賽事上擊敗世界前三。30歲的格拉芙在蕩氣迴腸的決賽中克服落後一盤外加一次破發的不利局面,以4-6 7-5 6-2逆轉正在衝擊職業生涯全滿貫的辛吉斯,也將公開賽年代最多大滿貫冠軍數量的紀錄改寫爲了22座。

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位偉大冠軍對其輝煌生涯的最佳證明。擊敗塞萊斯之後,格拉芙坦承在法網開賽前降低了預期,只希望"能在溫網前多打幾場比賽"。她的動力很簡單,那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告別網壇,而不是因爲過去幾年接連不斷的傷病被迫退役。畢竟到了這個時候,格拉芙的霸主地位已經被人替代。

就在三年前,1996年法網冠軍確保格拉芙超越埃弗特和納芙拉蒂諾娃,單獨保持公開賽年代最多大滿貫冠軍的紀錄(19座)。似乎是爲了進一步強調格拉芙在那個時代對女子網壇的鐵腕統治,那一年她還陸續把溫網和美網冠軍收歸名下,將大滿貫頭銜的數量增加到21座,在歷史總排行榜上超越了海倫·威爾斯·穆迪的19座。

然而格拉芙的身體卻一再地背叛了她:德國名將在1997年和1998年多次接受手術,其中包括一次膝蓋重建手術,這導致她在1997年5月到1998年2月之間被迫休戰。狀態迴歸是一個緩慢且斷斷續續的過程,格拉芙在1998年摘得三座冠軍(紐黑文、萊比錫、費城),世界排名從六月份的No.91升至第二年五月的No.6。在這期間,她也和網壇未來女皇、當時只有17歲的小威廉姆斯進行了兩次經典對抗(1999年悉尼、印第安維爾斯)--19年後,美國人將打破格拉芙保持的大滿貫冠軍紀錄。

與此同時,澳網冠軍辛吉斯--瑞士人在19歲的時候已經擁有五個大滿貫頭銜--和美網冠軍達文波特已經確立了自己作爲新一代領軍者的地位。兩人都在1999年擊敗過格拉芙(達文波特悉尼,辛吉斯東京),開始扭轉此前一邊倒的交手記錄。除了年輕的競爭者之外,格拉芙面對昔日的老對手也有些力不從心:她在澳網1/4決賽中不敵塞萊斯,六年來首次敗在對手拍下;在紅土熱身賽柏林站的1/4決賽當中,她以7-5 4-6 4-6遭到世界排名第21位的哈拉德-德庫吉逆轉,28歲的法國人也結束了對苦主的九連敗。

在格拉芙的全盛時期,她經常給人留下輕鬆掌控一切的印象。她將優雅和力量完美結合,雷霆般的正手進攻、多變的反手切削和閃電般的移動速度往往讓對手連得分都很困難,更不要說贏下比賽了。過去格拉芙一週接着一週順利捧杯,但在這兩個星期裏,這位永遠將超越自己凌駕於打破世界紀錄之上的完美主義者展現出了很少被人提及的頑強和堅韌,跌跌撞撞卻鬥志昂揚。

意義:她將蘇珊朗格倫杯高高舉過頭頂的那一刻證明了這項運動並未拋棄昔日的王者,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加速了格拉芙的告別。一個月之後,德國人沒能在鍾愛的溫網賽場畫上圓滿句號,她在決賽中遺憾不敵達文波特,但這一冠一亞意味着她可以像自己期待的那樣,用體面的方式離開網壇。法網之後她又參加了兩站賽事,在聖迭戈的首場比賽中和弗雷澤戰至6-4 5-7 1-2時因爲大腿拉傷中途退賽--格拉芙沒過多久便宣佈正式退役,原因是在經歷最後的輝煌之後失去了動力。

這是真正一錘定音的時刻:突然但決絕。沒有告別之旅,沒有復出意願--事實上不只是網球,格拉芙幾乎完全退出了公衆生活。功成身退的她獲得渴望已久的平靜,只在球迷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美好回憶。

(文:WT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