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几天正值《全面战争三国》正式发售一周年,这部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在亚洲范围取得非常不错销量的CA大作也让许多喜爱三国历史的小伙伴沉迷不已,但提到三国题材必然绕不开光荣的《三国志》系列,而最近的14代也已经发售4个月有余,首发销量更是突破20W份,国内玩家纷纷为情怀买单,但这两款游戏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差评,那么它们到底差在哪呢?

先说说《全面战争-三国》

《全面战争》系列作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非常傲人成绩的成熟作品,Creative Assembly公司在游戏画面、场景以及战斗玩法的开发上已经远超业界同行,电影级的史诗战争画面让《全面战争》系列几乎无往不利,所以当传出Creative Assembly要出三国时,国内玩家是相当兴奋的。

而首版CG曝光之后,Creative Assembly公司不愧是一家被游戏耽误的电影公司,恢弘的战场视角,激烈的战斗场面,董卓、吕布、曹操、刘关张等先后出场,再配上十分用心的BGM和铿锵有力的英文旁白,可以说,这段CG拍的:燃

再谈谈游戏本身

了解过全面战争系列的玩家普遍对这款三国评价不高,因为它的核心玩法其实还是披着三国皮的《全面战争-罗马》,但对刚接触的玩家来说,完全看不懂的界面操作,以及基本全靠自学的新手教程就劝退了不少玩家。

而对电脑的配置要求也是达到了目前单机大作的顶配,没有一台好电脑也就只能开着低画质,还要忍受时不时闪退、死机的烦恼。

再说说《三国志14》

相比全战三的CG,三国志14的首发CG简直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并且光荣公司还玩了个小把戏,CG无法跳过,必须得在游戏设置中关闭进游戏才不播放CG,刚接触的小伙伴不明就里,每次进游戏都得看一遍CG,也许光荣觉得他这版CG做得很不错吧。

从市场表现来看,三14一开始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拥有一大批情怀党,但随后便开始恶评不断。

忠实老玩家看不上:宣传说是融合了11代和9代的核心玩法,但实际上却是各种简化甚至“阉割”:内政直接简化,武将兵法、战斗特技等11代的核心元素也被改成了各种需要积攒“怒气”放大招的“少儿模式”。

但也并非乏善可陈,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这代独有的“粮道”玩法:部队的行军路径如果被断,那么就会陷入断粮状态,会导致眩晕、士气低下等异常状态,这点到符合真实的行军打仗。

而这一代中武将的立绘做得也非常细致、用心,大地图也做得更加细致。但总体感觉上,三14更像是一个仓促完成的半成品,创新不足,玩法老套是三14的致命伤。

三国题材一再大爆,为何这么多年“三国”经久不衰

从《全面战争三国》到《三国志14》,三国题材的单机大作只要出就一定爆,哪怕它做的并没有那么好,但依然有大量的玩家为其买单。

从光荣做第一代三国志开始已经过去了30多年,再到完全由欧洲人制作的《全面战争三国》三国题材永远不缺少追捧者,但让国内玩家伤感的是,还没有一款国产三国题材的单机大作拿得出手。

不管是光荣也好,Creative Assembly也罢,他们制作的三国游戏之所以会招致国内玩家的差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三国。

中国玩家对三国的热爱来自于那段历史

爱读历史的不一定爱玩游戏,但爱玩三国游戏的一定爱三国历史

喜欢这些三国题材的玩家们无一不是那段诸侯林立,群雄争霸时代的忠实爱好者:魏蜀吴三家争霸,关云长、张文远、吕奉先群英荟萃,有宏大的史实背景,也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豪杰,而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有诸如“零陵上将”-刑道荣,“无双神将”-潘凤这些小角色也非常有意思。

三国题材的游戏:人物本身很重要

从立绘到游戏中的角色,再到他们的各项属性、技能,不说完全按照三国中的来,起码得差不多,要不然就会出现关二爷单挑不过无名小卒,曹操开局就被团灭的“惨案”。

除了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代入感”不可或缺

当然,游戏终归是游戏,不能和现实相提并论,但三国题材游戏最重要的感受就是一定要有“代入感”。

纵观整个三国历史,基本都是有各种各样的小事件串联起来的,例如:三英战吕布、三国茅庐、官渡之战等等,这些元素都是整个三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三国志》系列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也正是抓住了这个点。

几乎每代三国志都有一些主动剧情和隐藏剧情,这些剧情全部都对应着三国历史的时间点,这让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多了代入感。而三国志系列的每一个剧本也正是把三国时期各个重要的时间段都分段做成一个副本,让玩家多了选择更加深了代入感。

反观《全面战争三国》在后续的DLC开发上就直接暴露出游戏制作者根本不懂三国。

从第一个DLC《八王之乱》开始就严重跑偏

发售之后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结果第一个重磅DLC就直接跳过了三国,来到了晋朝的八王之乱时代,不知道是策划飘了,还是他们觉得八王题材更适合“大乱斗”

但结果肯定是惨淡的,虽然游戏还是一样的游戏,但除了一开始尝尝鲜,后面逐渐开始无人问津了,策划似乎也明白了,玩家们喜欢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那段三国历史。

《三国志14》在跑偏的路上越跑越远

如果说《全面战争三国》一开始跑偏了,起码后续开始回头了,那么《三国志14》就是在跑偏的路上越跑越远。

首先就是官方加入了“魔改”模式

一开始是加入了数十名古武将,霍去病、王剪、蒙恬等等,春秋、战国、先秦后汉一锅乱炖也就算了,毕竟多了些武将可以使用也挺不错的,但随后出的DLC一个比一个离谱。

除了古武将外,后面还不过瘾加入了“梁山好汉”,成吉思汗一家子等,直到《银河英雄传说》的联名DLC的发售,“纸片人”都用上了,够离谱的吧。

当然还有更离谱的,上月加入的《信长之野望》系列的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将也登场了,而且个性和属性都高的离谱,硬生生的做成了一个跨越朝代、跨次元古今中外“大乱斗”

结语:

一口气吐槽了这么多,但其实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这两款游戏都是市面上非常出色的三国题材的单机大作,相比国内各种网游、手游甚至无下限的页游,这些游戏的制作者虽然是外国人,但在游戏的制作上都已经十分用心了,但他们真正缺的是关于三国的灵魂:不是对英雄的个人主义崇拜,也不是对战火纷争年代的向往,而是欣赏那些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那些原本只是普通人的乱世英雄,怀揣着一腔热血为了自己的家国梦在历史长河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传奇人生。

相关文章